乍一看到这本书时,我被它的书名和封面吸引了。当时的我正处于大学第一个学期的期末备考最后几个星期。那时的我很害怕考试,也很茫然。
我茫然是因为:我现在还没找到我学法学的意义。当初法理第一堂课上,林斌老师问我们为什么来学法学时,我不敢看他,我害怕他点到我来回答,因为我一点都不知道。
我曾经天真的认为,经过一个学期我会明白的,在这期间我也想方设法的去了解他人的想法,试图将他人的东西套用在我的身上。但是,我失败了,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我还是没找到当初林斌老师那个问题的答案。
当初看这个书的时候,我就是抱着一种看心灵鸡汤的心态看的。我想从他人的经历中得到一丝安慰。
但是当我真的静下心去阅读这本书时,我发现这不是单纯的“心灵鸡汤”,书中写的都是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没有所谓的无病呻吟,作者徐沪生在和我一样的年纪时,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除了自己上大学所需的费用,他还要时刻担心他父亲的病复发,就这样过了八年,直到他父亲去世。
八年啊!如果这些事发生在我的身上,我或许一年也坚持不了。而徐沪生他坚持下来了,而且他放弃了“铁饭碗”,重拾他的文学梦。他的书写的大多是他自己,有些地方可以明显看出他写作的不成熟,阅读量的不足,但是他对同一本书的不同解读,对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让我忽略了他的缺点。
正如殷导说的,一件事情至少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法,遇事多思考一下,不要走进思想的死胡同。
这本书中除了作者的经历外,也有他写的读后感,他也还在不停的学习,希望能写出更好的东西,对他人有所启发。
我一直是不会写读后感的,因为我看不出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或许看出来了,但是不知道怎样去总结,亦或者说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刚好作者也在学习这么写好书,我从他那里得到了一点经验。
看着看着我已经忘了当初我为什么来看这本书了,因为我发现我还有很多我能做的事还没去做,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想一些我不能做的事情嘞!最初的时候我有想过,如果当初跟随了自己的心,去读了自己喜欢的专业,那么现在的我会不会就不再如此茫然了呢?
然后我发现其实不见得,我现在觉得不开心,茫然,完全是因为我还没有一种能自己扛下自己所犯错误的能力。徐沪生不是读的自己喜欢的专业,但他一样成绩优秀,因为那是他的责任,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哭着喊着也要走完,他不仅走完了,还走的颇为潇洒。即使最后的他放弃了做程序员,去写作,但他的大学生活过得很充实,没有浪费掉。
在对比一下我自己,我从小到大就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生活费什么的也不用自己操心,中考高考也都过来了,没有经历过什么打击。或许因为我总是“与世隔绝”,生活中的事情也打击不到我。
我这十八年过得太轻松了,所以一旦真正要我自己学会独立时,我完全不知道该要怎么做。在学习上再也不会有人整天“逼”着我了,也没有了写不完的习题。那些充实又美好的日子已经随着高考的过去而逝去了。未来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去规划,去创造。未来是自己的,谁也无法代替我去规划,只有我自己,这些路只能我独自去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