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再往前发展,就出现了“新印象主义”,也叫“点彩派”,有修拉、西涅克、克罗斯等,实际上这更是对科学的深层诠释。
早在牛顿时代人们就已经发现,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许多单色光。到十九世纪,科学家发现,人眼的视网膜能看到万紫千红的颜色,实际上只有“红绿蓝”三种视觉细胞。也就是说,任何色彩景象都能分解成单色光点的组合。
人们按照这一光学理论,创造了“点彩”画法,一片蓝天白云,一棵绿树,一片草地,都能用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色点组合而成。或者说,干脆把视觉细胞的组合过程直接表现在画布上。于是,本来单调的大色块,就化为无比丰富,变化无穷的色点。远看一棵树,似乎是绿色的,近看,红橙黄绿青蓝紫,什么色都有。这样的绿树即使远看,它也非常丰富,而不是完全相同的一片“死绿”。
(新印象主义的点彩作品)
这其实更接近于大自然,因为,如果你仔细观察一棵树,就会发现每片叶子的色彩都不一样,有千差万别的变化。如果你有一双经过锻炼的眼睛,就能从一棵树中看出各种颜色。
我们在画展上经常听到观众这样说:“油画不能近看,否则什么都不是,必须远看才能看出来像什么。”这话有道理,只有远看,才能把各种色点在眼睛里融合起来,成一整体形象。
印象派还有一种作画方法,就是“补色技法”,补色法也出自科学原理。人眼本身就会有这样的错觉,比如一小块白色放在大片红色背景下,这块白色就显得发青发绿,因为青绿色跟红色正好是相反的颜色,或者叫“补色”。这其实跟马赫发现的“侧抑制效应”大体相似,不管是明暗,还是色彩,一对比就更加显著。
因为红光跟青绿光合在一起就会合成为白光,所以它们是互补的,互相补充就完整了,成为白光。同样道理,黄色与紫色,蓝色与橙色,都是对立色,或者补色。
这在油画中也叫冷暖色对比,红黄色的日光、火光显得温暖,蓝绿色的海水、天空则显得寒冷,它们之间就产生了对比。
(印象派对色彩的理解,光斑和阴影为互补色)
比如我们在夜里看到一片雪地,本来似乎是暗灰色的,忽然某家打开了一扇窗,雪地映出暖暖的灯光色,立刻,旁边的雪就会显得发蓝发青。
我们在画油画时,也经常自觉地运用这一技法,比如一片地下的树影,在没有画过画的人看起来,不过是一片灰色,但我们就能看出青紫色来。当然,如果你死盯着那阴影看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和周围的暖色相对比,才能感觉到青紫,所以这种颜色实际上是对比出来的,也可以叫做主观色。正因为这样,说它是印象派一点儿不错,真正是主观印象。
又比如人脸本来是肉色,是暖色,那么在暗部,背阴面,如果我们只是画成深一些的肉色,整个脸就会显得很平淡,没有生机。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背阴面经天光一照显得发蓝发青发紫。如果画出这种冷暖对比的效果,一张脸立刻有了立体感,有了活力。
这些技法都是印象派创造出来的,我们至今还在应用。
总之,很多人都在学习这些技巧,但真正懂得其中的科学原理的人恐怕不多。
文/闲云若海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