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伪爱书者”。
可能说出这样一句话,着实令人费解了,可就是这句话,自己想了很久,才鼓足了勇气说了出来,还广而告之,忽然有些负罪感,打心底里涌了出来。
今天还想谈点关于书法的故事,只不过这一次,我不再是谈自己关于书法研习的心得罢了。
上了高中,可谓是自由的时间大比之前多了很多,尤其是周末。
县一中就在县城中心,一出大门就是好几家书店,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一放学就能看到大批大批的学生朝着书店的方向涌进,时间一久,自己也就成了其中的一员。
只是那时自己囊肿羞涩,除了每周的50元生活费之外,也别无其他的闲钱了,用个历史词汇,简直就是——“计划经济”。
和多数同学不同的是,我进书店并不买书,而是躲在角落里看书,看完便头模地放回去,再换一本拿来看,时间一久,总会发生点不好的事情。
有一次还是和往常一样,一放学自己就迅速吃完饭,径直跑向书店,依然是在老地方坐下了,看起来《北岛诗集》。其实,我并不懂那些个诗歌都在说些什么,更何况里面的句子太过于深奥,我也难以理解,只是从心底里能够感觉到每一首诗,仿佛说的就是自己,每一首诗所描写到的内容,也仿佛就是在映射着自己的经历。
终于,还是被老板发现了,只是出乎意料的是,那老板冲我笑了笑,给我端了一杯水,说:“看你天天这么看书,也不午休,估计也挺累的,以后带个杯子过来,这边有热水。”那老板继续笑着,那笑更和蔼了。
后来跟老板渐渐熟了,也就大张旗鼓去看书,那老板竟然还时不时送上几本给我,果然书香是极有用处的。后面我从老板嘴里得知,书店里关于文学的书很少有人去翻看,她也就将文学的书摆在了最角落里。
以上便是我的爱书。
书店里诸多书籍我多数看过了,慢慢地也就很少再“光顾”了,有时候被老板碰到,还会寒暄几句,那老板还一再叮嘱我常来看书,简直就是令我羞愧啊。
偶然间同学送了我一张新华书店的会员卡,他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送我的时候还说了一句“好卡送好友”,这一句我倒是记得极为深刻。
有一次去了新华书店,偶然间看到了一套书,其实我也不知道,就是这本书开始了我的伪爱书者的路。
这套书是关于书法的欣赏册子,名为《三希堂法帖》,包装精美,简直就是仿古美卷,古色古香,当我拿起的那一刻便爱不释手。
谁知一问价钱,200块简直对当时的自己而言,就是天文数字。
天哪,200块,我得不吃不喝一个月。
纠结之下,我便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每个月要省吃俭用,一定要把这本书买下来,当即给那个店员了50块的定金,跟她说我有空过来取。
可当我再去取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将近3个月,手里捏着两百块钱去了新华书店。
幸运的是那书还在,还是同一个店员,看到我极为惊讶,以为我不会来取这套书了。我之前付了定金,又把剩下的150付清,店员帮我把书打包好递到了我的手里,她看得出我极为珍视的目光,我想我那时肯定流泪了,只是时间过得太久,已经模糊了记忆到底有没有流泪我也记不清楚了。
有一件事我是记得清楚,恐怕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为了这一套书,我省吃俭用近三个月,那时候已至深秋,仿佛一阵微风,我就能随风飘走一样,30斤没有了,但我感觉得这是值得的。
恍然大悟,其实我并不是一位真正的伪爱书者,而我还不过知道书本的来之不易罢了,珍惜每一本书,同样也珍惜我对这本书的付出,那一套我是这样做的,之后买的书我也是这样做的,我只是想让每一本书时时刻刻都散发着它原本应该有的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