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身边经常有不少朋友报考公务员,有些甚至视之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屡报屡考,屡败屡战,越挫越勇。他们对自己的那股狠劲和拼劲,着实让我震撼。
然而,他们前来咨询情况时,我却无一例外地给他们泼盆冷水,总是苦口婆心地做一番劝退工作。
我并不是反对他们报考公务员,我不赞成的是没有底线地随大流的报考行为。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不仅大学生毕业之后趋之若鹜,而且不少已经工作好几年的职场人也来试一试水,凑凑热闹,尽管他们的月薪已经很高,但是依然羡慕公务员的工作。
数据表明,2021年各省省考计划招录人数为152万余人,同比下跌了6.3%,但是报名人数不降反升,已经超过537万人,同比上涨了4.6%。
在这样持续升温的热度中,每一个准备公考的朋友,都应该问问自己,在公考的路上,你始终坚守的底线在哪里?
不就是考个公务员吗?哪来的什么底线?有的朋友戏说,考上公务员就是他的底线。如果果真如此,估计你还没有上岸,就已经淹死在河中。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一个公考者的底线?记得前几年,职场的人都喜欢看《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在故事大结局的时候,出人意料地以徐霞客洒脱不羁的一生拉下了整个故事的帷幕。
作者当年明月是这样结束全书的:“是的,这就是我想说的,这就是我想通过徐霞客所表达的,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最完美的结束语: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当年明月用徐霞客的故事告诉我们,像“王侯将相”这些在职场上呼风唤雨、登峰造极的人物,都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那还不如徐霞客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坚信自己所相信的,做自己所愿做的,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们常说,“职场是一场修行,唯有自渡方得始终”。既然是修行,那么就要得到让自己心安理得的东西,唯有心安理得,我们才会豁然发现,自己做事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
一旦悟道这一生是在为自己做事,那么你已经有自己坚守的底线了。
一朝你拥有了自己的底线,那么在公考的路上,你所做的一切决策,其实都是在为自己的一生负责,你会感到心安理得,无怨无悔。
当然,拥有了这份底气,你可以随时调动自己无比坚实和强大的内心,坦然面对各种挫折和压力,还可以更理智地面对各种诱惑和欲望,更加细腻地品味成功与收获。
然而,我常常失望地发现,很多朋友踏上公考之路,并非出自本心,而是种种无奈之举。
记得多年以前有个叫齐燕飞的考生,曾耗费5年时间,行程5万公里,花了5万余元,参加了22次公务员、6次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最终录用为湖南省湘潭市公务员。
是什么原因让齐燕飞如此坚韧不拔?齐燕飞给出了他自己的底线追求:“从记事起,我就热衷于看历史片。尤其是电视连续剧《王安石》中王安石为民请命、力图改革的形象,深深烙在了我的脑海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使我坚定了学有所成的信念。”
姑且不论这番话是否为应景之语,但是无论如何,既然他为自己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一来,当有人戏称他为范进,说考中了也未必是件好事时,恰恰是这样的底线坚守,让齐燕飞能够坦然面对,就连他的妻子也是在坚持:“我选他作为丈夫,也就意味着我认同他的思维和行为。对于以前的付出,我无怨无悔。”
所以,如果你在公考的路上,还没有找到可以让自己活得心安理得的底线坚守时,那么,千万别考公务员,也许这条路并不是你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在后面就把其中的原委掰开揉碎了给你看,看到最后,如果你仍然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那么,你内心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底线,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放下所有的包袱,义无反顾地投入这场恶战,你总有上岸的那一天。
当然,你也会选择放弃,那么,真的要恭喜你,因为你的内心也有了自己的底线答案,只是你的选择不在公考这条路上,你会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放在让自己心安理得的事情上。(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