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在《秋天里的泥学院》主题中我们一同认识、采摘了很多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除了在教室里跟他们做各种活动外,我们要在泥学院升火煮它们啦!
一、前期准备工作
得知这个消息的小朋友们非常的兴奋,但是如何升火?需要哪些东西呢?
果儿:用木头。
师:“那要用什么点燃呢?”
曦然:用打火机。
师:“可是打火机只有一点点火,要怎么点燃那么粗的木头呢?”
聃阳:“可以用两个打火机。”
小朋友们说的一板一眼,于是当天早上我们决定在教室里寻找所有能燃烧的物品。
特特:“这里的报纸能用!”
曦曦:“这里的纸盒也能燃烧,多拿几个!”
骏骏:“用上这些树枝!”
我们还在教室里选择出进行煮的南瓜和红薯。
三位家长一同来帮助我们升火,介绍完今天的工具后,我们便分为三个小分队,洗锅组、清洗食物组、运水组。大家各自忙活起来。
“大锅好沉呐。”“阿姨,你慢点。”“前面有石头。”……小朋友们在工作的时候特别认真,而且能够听到他们关怀阿姨和同伴的声音。
二、“我们要升火啦”
不一会儿一切就准备好了,我们要开始升火啦。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刚才小朋友说两个打火机能点燃木棍,是不是这样呢?”
过了一会儿并没有点燃,这时候问小朋友:“看来打火机的火那怎么办呢?”没有人回答,看来小朋友们还没有升火的前经验。于是,我继续尝试,“我们来试一试点燃报纸。”不一会报纸被点燃了,“看来,我们需要先用易燃物引火。”
生火的阶段漫长,小朋友们在四周围看~
等我们做操之后再回来看,我们的红薯和南瓜煮好啦,小朋友们围看开来。
家长妈妈们,给我们准备了一些小惊喜,一部分地瓜进行烤制。小朋友问很开心,也是第一次看到刚刚烤熟的地瓜,听到他们相互间边观察边分享,“你看,都黑了。”“这还能吃吗?”“里面是红芯儿的。”……
三、共同分享
我们自己品尝了南瓜和红薯,“我还想吃!”“好甜呀!”“这个好软!”……小朋友们显得格外兴奋。
好吃的要分享。“这是我们在泥学院自己煮的地瓜,红壤的,可甜了。”骏骏非常正经的介绍起来,着实像一位推荐员。
泽亚:“程老师,这是我们自己煮的地瓜,你快尝尝吧。”
后来,我们把剩余的地瓜和南瓜分成片进行晾晒,小班时我们制作过海棠果脯,这一次我们也来制作一下南瓜干和地瓜干吧!
教师思考:
1.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思考“用什么生火”,并提出了使用打火机点燃木枝的方法进行升火。在真正进行升火时,我们进行了实验,未成功,于是引发出易燃物这个概念,并让孩子们有意识:原来报纸、玉米皮、玉米杆等属于易燃物,可以点燃易燃物再进行烧火。
在这个过程中,先引发孩子思考,再进行实际实验,然后引出易燃物这个概念,在亲身体验中,孩子们初步意识到可以如何升火。
2.无论是在清洗食物、运送食物,还是分享食物的阶段,都能听到我班幼儿对同伴、老师、家长妈妈们亲切的、关怀的语言,这是孩子们会关怀人的一种展现。
3.此项活动过后,我们在活动区中会继续进行各种活动的再现。比如:拼摆、美工区进行情景的再现,娃娃家进行升火煮地瓜和南瓜活动,搭建区可以在大锅旁进行丰富等等。活动仍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