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了二美关于木子美一些撕逼事的感想,提到一本专访小三的书,这些“小三”从小没受过什么疼爱,长大后但凡别人给点爱,她们就以为这是最好的爱,缺爱的恐惧,让他们如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地扑向那一点点“爱”。如果没有这一点爱,让她一个人孤独面对余生,没人疼没人爱,也许是一件更加恐惧的事情。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前几天看过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房思琪,一个原本生活中只有马卡龙、手冲咖啡、进口文具的富家孩子,遭到了强奸,不敢和父母说,因为父母认为“性”是一件不洁的事情,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的,不敢和朋友吐露,觉得自己已经不容于这个世界了,但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都是需要一点爱和支持的啊,房思琪以及和房思琪一样被玷污的女孩子们只好去爱那个强奸犯。强奸了他们的人,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听起来是不是很荒唐?这样的事不但在书里,就在我们身边,也真实地上演着。在ME TOO 运动中勇敢站出来的香港体操运动员吕丽瑶哭着透露,被强奸后依然每年给教练庆祝生日。我是神经病吗?我不知道,也许我能够把自己骗到,对自己说,那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性侵在我们的身边也许很普遍,但它有一个更显著的特征是隐蔽。尤其是熟人性侵、上司性侵。阿米尔汗主持的一档节目中,被性侵过的受害人陈述他们的经历,有男孩,有女孩,有偶发的,也有持续数年的,有向父母求告过的,也有自己默默忍受下来的,有向父母求告无果的,也有被父母反斥不要乱说的。孩子得不到来自父母的信任和支持,就像被这个世界踢出门外,慢慢变得自卑、自暴自弃。
有一个被性侵者非常特别,她坦然地面对镜头,说:如果我出车祸了,损失了一只手臂或一条腿,每个人都会同情我,为什么我遭到强奸了,人们却说是我的错呢?幸运的是,我没有损失手或腿,我当自己只是发生了一起轻微的车祸。
这种对待性侵的态度让我感动。性侵,和车祸一样会损害身体,但被强奸的人心理上遭受的创伤更大,这个创伤不仅来自于强奸犯,更来自于社会、传统。社会对性的禁忌感,让强奸这种事情变成了受害人的耻辱,一个女生(男生)被强奸,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自己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甚至回到强奸犯身边是唯一的生路,其余的路上荆棘密布。印度的强奸案屡见报端,被强奸女孩的家人要求强奸犯娶了受害人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让人觉得荒谬透顶,但在我们的文化中也隐藏着古老而血统纯正的牧羊犬。舆论,对权威的盲目信任,对熟人的不好意思,把受害者一次次地驱逐回加害者的身边。
如果我们对“性”的理解仅限于它是给需要性的人,如果我们被某些信念限制,认为长辈都是和善可亲的,如果我们被某些舆论诱导,以为被强暴是自己的错,我们就变成了强奸犯的帮凶。加强孩子的性教育,更需要提高父母对“性”的认识,让“性”成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正确地打开它,接受它,让爱不再止步于物质,让性侵不再成为被性侵者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