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柳侯公园,已是午饭时间。滴滴打车至文庙门前,先被它的气势所夺。跑到文庙最外一道门的对头街面上取景拍照,再安排吃饭。素餐店的小妹谈吐不俗,态度谦和有加,如春风拂面,不愧是文庙熏习出来的。
文庙又称孔庙,庙学合一,既祭祀孔子,又施教育人。唐以后,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举国祭孔。
柳州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唐元和十年六月,柳宗元到达柳州,发现文庙破损,遂组织官民花了两个月时间重修文庙,并亲撰《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
1928年,柳州文庙在一场火烧半边城的大难中荡然无存。从此,重修文庙就一直是柳州百姓的心愿。
2009年,柳州市政府决定于柳江南岸灯台山西麓重修柳州文庙,并将其列为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
现在选址重建的柳州文庙,涅槃重生,它依山临水,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山水灵气远胜他乡。它以灯台为靠 、驾鹤为案,金碧辉煌地耸立在柳州汉城故址上。由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主体建筑组成的柳州文庙,建筑以宋代风格为主,结合岭南地方样式,是“百里柳江”景观带上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国内2000多座文庙中的经典之作。
棂星门是文庙的第一座门,棂星门其实不是门,它状若窗棂,取疏通之意,表示通过此门纳天下有学之士。以福建青石架构的棂星门,高11.2米,宽24米,五框六柱,缠枝花卉,穿斗窗式样,比曲阜孔庙的棂星门规模略大。
过了棂星门,便是宽6米、长25米的泮池,上有泮桥3座,汉白玉栏杆,柱头雕云纹,寓意平步青云,接着步入从心门。
文庙规制中没有从心门这个门名。从心门高10.98米,宽16米,柱、枋材质均为福建龙田黄青石。“从心”二字源出孔子之语:“从心所欲,不逾矩”,系市委书记陈刚根据柳州文化特色与时代相结合而命名,寄寓深远。
过孔夫子的杏坛,即是大成门。然后是大成殿。
唐贞观年间,柳州始建文庙,元和十年(公元815年)6月,柳宗元任柳州刺史,8月,即着重修文庙,10月完工。
柳宗元重修文宣王庙(原址无考),大力推崇孔子和儒学学说、思想,并阐述了孔子思想的传播与中央政权推行政令的密切关系,使得柳州在行政管理方面更加顺畅,“人去其陋”,社会经济、文化飞速进步。
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地方官重立柳州文宣王庙碑于柳城(当时柳州治所)。庙碑下半部刻柳宗元像,此碑现存于柳侯祠内。
也不知是不是这块碑?上面的碑文已有部分漫漶,无法分辨。但我疑心是我错过的另一张柳宗元像才是……
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柳州文庙迁建于城内西北部(今市二中一带),地面建筑无存。
2009年,柳州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柳州市实施“文化建设十大工程”总体工作方案》。其中柳州文庙重建成为市民关注的亮点之一。经过相关专家 、学者的多方考证,最终将新修文庙的选址定在登台山(据市地名办考证灯台山应为登台山)西侧与驾鹤山之间,也就是原柳州市第二塑料总厂厂址附近,工程于2009年10月9日动工,2010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竣工。
现代文庙的重修与重建,已经超越了旧昔“祭孔 、办学”的“庙学合一”建制,发展成为守望一个地方历史文脉的重要象征,成为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场所。
重檐盝顶仿唐建筑的大成殿,高30米,宽49.7米,纵深47.5米, 矗立于5.8米高的台基之上,为整个文庙建筑群中的核心主体,也是9月28日柳州文庙祭孔大典的中心场所。此处浮光耀金,结构庄严,规模宏大,让人顿生肃穆之情。柳州市文庙大成殿设计匠心独具,建筑体量成国内之最。大成殿台基高5.85米,丹墀共三层,平步处采用福建田黄青石砌就。中间宽3.6米、长18米的御道上,饕餮纹环绕四围,19条高浮雕的飞龙神态各异,有九五至尊的王者之气,与金光宝气的大成殿金顶相互辉映。大成殿环廊的24根紫铜包装的莲花腾龙柱,柱高6米,直径0.8米,也是一大亮点,衬托出大成殿的威严与厚重。
“大成殿”匾额也堪称国内一绝。它完全以曲阜孔庙大成殿匾额的康熙手迹为范本,目前国内仅有柳州一家,故专家称誉“北有曲阜,南有柳州”。
端坐于殿中的孔子铜像,已完成了外贴金箔的工序。身着十二章帝王服,头戴十二旒冠冕,显得慈祥、仁爱、睿智。这尊孔子铜坐像,材质之精、工艺之精湛、造型之美,在国内文庙中屈指可数。 分置两旁的颜回、曾参、孔伋和孟轲四配像,亦堪称国内文庙塑像中的精品,均为生漆脱胎彩绘座像,通高3.8米,像高2.6米,着九章服,头戴九旒冠冕。 殿中藻井设计,亦是柳州文庙的首创。藻井通透,可见天空,寓意孔子思想与天地相通共融。大成殿内的四周饰以66000多平方米的紫铜板,紫铜板上用蚀刻工艺雕刻《论语》名句,以此衬托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类如这样的首创设计在大成殿里比比皆是。
爬于高台看大成殿
背靠大山姐姐来一张。也很乐意帮忙拍照,记录快乐时光。
崇学堂在最后面
走出文庙大门,往文庙后面山上而去。游步道很漂亮。紫荆花开了,好大一棵。听说两个月后,就将迎来紫荆花开满城的浪漫佳期!
文庙后面的孔子学林,遇到一片“红梅”。拍着拍着,忽然悟到,不是梅,是艳绝的桃花呀。越往南,春天来得越早。这正是夫子说的“学而时习,不亦乐乎!”不仅要学,还要常常去运用,学进去,用出来。悦读培智,快乐无涯。
这些道道,圣人早早教诲过我们了。只是,学到了多少,又有多少是已经活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