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不是早就饱和了嘛,没得做了”
“现在都爱看短视频,谁还看公众号”
“你这阅读量也不怎么样啊,天天更新不累吗”
2017年时,我在对公众号不怎么了解时,懵懵懂懂注册了自己的公众号。
注册的初心是因为:我喜欢文字。我想在这喧嚣的世界,找一方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净土。
过年回老家的时候,竟然翻箱倒柜找到了小时候写的日记,上面稚嫩的字写着:“有时候,我曾静静的想以后会做什么。我曾幻想,夜晚,我在寂静的夜中写作,这该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可是大学,我没能如愿以偿选自己喜欢的专业,选的是一个父母都喜欢的热门专业。
然而毕业后,我并没有去做专业相关的工作,不知道这是究竟对还是错。家人也觉得好像我大学几年白学了。总之当时的我,感觉前路迷茫,一片灰暗。
偶然一个机会,我离开了生活学习了很多年的城市。离开了老朋友,离开了家人,去到了另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
在那里,我开始了与文字相关的工作。一切从零开始。
刚进公司,我是一个菜鸟,是一个小白,公司是一个小影视媒体公司,员工不多,职位细分不明确。这就意味着一个人难免要身兼数职。
没人带我,没人教我,老板开发新栏目,接到新项目,就直接丢给我。
我什么都不懂啊,只能硬着头皮接下来。然后自己去网上查资料,学习。
开始的几个月,我一个人带着一个3人的小摄制团队,完成了第一个有关人物故事的栏目。
从联系人物,上门拜访,搜集资料,到写方案,写拍摄脚本,安排统筹拍摄,盯后期剪辑,跟进后续工作,再到最后成片出来。
为期几个月的工作,跨越好几个地方的奔波,我竟然扛了下来。总算是熬过去了。
天知道,我当时只是一个性格内向,不怎么爱沟通表达的社恐患者。(虽然现在仍然是)
多少个煎熬的深夜,凌晨三四点,我还在加班赶稿;多少次崩溃绝望的瞬间,抓耳挠腮头昏脑涨却不知道该怎么写。然而,能帮我的只有我自己。
有时,早上五点就起床去外地出差拍摄,半夜十二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我咬着牙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慢慢的,我开始收获了很多赞扬,在片场也慢慢游刃有余。
后来因为公司的一些原因,我辞职了。
因为我在当地的影视文案圈内打出了一点点点点的小名声。辞职后,有客户来主动找我合作,有甲方爸爸,也有一些小影视公司或工作室之类,还有一些是我在前公司时合作过对我印象还不错的客户。
单子慢慢多了起来,索性我也没有再新找工作。
我成了一个家里蹲的自由职业者。
在家的时间,我也摸索了一些别的技能,比如剪视频,做图片,做设计等等。
然而。2020年,疫情呼啸而来。影视行业进入了寒冬期。大批大批的影视人开始转行,我的影视单也越来越少。
突然,我想起了自己还有一个微信公众号(其实我也一直没忘)。我脑门子一热决定要认真把它做起来。
身边人说,现在做公众号太晚了。也有人说,没粉丝,没阅读量,现在做这个根本没什么意义。
可是,一旦决定了,就不能停下来啊。
起码要先付出努力,即使最后结果真的不尽人意也不会后悔啊。
当初那么难,都一个个坚持了下来。现在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呢。
于是我开始想定位,想设计,想排版。
公众号内容还是与文案有关,还会分享一些干货。
我一边接着以前的单,一边忙活着公众号。
现在我基本做到每日一更。虽然很辛苦,粉丝增长的也并不快,但我想要坚持下来。因为热爱呗。
成长的代价就是把自己打碎了重塑。我知道,在这样一个浮躁又匆匆忙忙的时代,作为一个小号,前路微茫。
但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坚持,我发现我之前发的一篇文浏览量快四千,现在还一直在涨,有好几篇文章也临近一千。
可能对很多号来说,这个阅读量不算什么,但对我来说,也算一点鼓励吧。
目前粉丝数量还少得可怜,看着也挺闹心。但我不会放弃的。
如果你也是刚开始做公众号,迷茫而又不确定。希望你能和我一样,做出尝试,坚持下去。
“后来许多人问我一个人夜晚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