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ertainty is the ladder to future.
不确定性是通向未来的阶梯。
—— Alex
Studio-X创始人
当 “与不确定性共舞” 成为了一种人生状态,你就踏上了转型之路,也是自由之路。
本文是我和Alex转型成为老师,接近10年历程的经验分享。
五点心得有时间先后,随着转型之路延申,依次总结出来的经验,全文阅读大概需要5-8分钟。
一:要俯下身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韩愈精辟的总结,囊括了老师几乎所有的使命。
被市场化了的老师——职业培训师,说到底他的使命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是需要更迎合市场,要提供价值,否则就会被淘汰,每3-5年市场上的培训师就会被淘汰掉80%。
千万不要觉得“我是培训师”,就万事大吉了,咱这里没有铁饭碗。
因此“俯下身段”,去倾听学生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就特别重要,是能在市场上长青的必备状态。
Xin和Alex的经历:
转型成培训师之前,我们两人都可以说是事业小成,而且自认有些才华——我想这也许是大部分动转型之念的人的共性。
最初踏上培训师之路也算顺利,有很多知识和技能可以学习(因为是白纸一张),挂靠到一个培训公司,第一年就有几十天的课量。
说实话,那时候内心还是觉得因为自己有才,所以别人都爱我,我们才那么顺利的转型。
直到有一天我们想真地走出来试试水的时候(做自由讲师),才发现自由——意味着面对汪洋大海,人需要对“大海”有敬畏之心。我们最初遇到的挑战,就是客户一下子取消了100多天的订单。整整一年的等待与辗转,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只是千万自由讲师中的一员。“三顾茅庐”这种事只会发生在“诸葛亮”身上,职业讲师必须参与到市场的游戏中。去做各种工作坊,展示自己,不断学习。闷在家里,或者只顾赚钱上课都不可取。
二: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转型之路千千万,没有两条是相同。你唯有不断寻找,不断前行,方可辟出一片天地。
转型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不论是被迫,还是主动寻变。而且真相是,即使你非常努力,并不代表就一定会成功。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的养分。尤其是作为老师,这些经历和反思都会反哺你的执教生涯。
Xin和Alex的经历:
我们经历了几次艰难的过程。
第一次是转型自由讲师。当时没课讲,自己的水平也很一般,发挥不稳定,新的话题有时就会搞砸,有几次被差评,感觉就像刚刚开车出了车祸一样,一开车(上课)就特紧张,生怕再搞砸。又或者课程上得很好,但市场不认我们,没人请(是不是很像艺人?)
第二次是课多人毁。在入行3年后我们的课量开始变得非常多,常年飞行旅程大于全国90%的人,不是在路上,就是在课上。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3年吧,我们两人的身体全部出了问题,忙到没时间开发票收钱,没时间陪家人,孩子的学习一落千丈,没时间整理心得,想创新课程,也是有心无力。
第三次转型做工作室。从16年,我们最终决定离开忙碌的轮回,自己创课,好好保养身体,陪家人。三年来,我们从两个普通的培训师,一点点剥离,成为创业者,试图创立品牌。
身边的伙伴分分合合,工作室定位数次轮转,业务起起伏伏,但面对一切的挑战,唯有砥砺前行!
三:要有同伴
不同的时候,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同伴,但请珍惜身边人。
职业培训师是个孤单的职业,大部分时候都需要独自旅行,独自备课,独自授课......,授课的时候也都是给与的角色,需要不断地倾听学员,帮助他们成长。但人需要对等的社交,来补充人际交往的能量的,培训师也是一样的。
Xin和Alex的经历:
以上也是我们成立软技能培训师社团的初衷,老师们有个交流、成长的空间,共同学习。
但随着我们的发展,发现不同时期会有不同人出现。比如早期是一同成长的学友,中期是合作的培训公司和顾问,后期是市场、销售、运营的工作伙伴,以及合作的老师,培训信息传播的平台等。身边的伙伴越来越多元,职能越来越互补。
四:一个人的朝圣
一个人的转型始于对可能性的追求,止步于对未知的恐惧。
Xin和Alex的经历:
也许我们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希望不断突破,不愿意停留在以往的成就中。比如刚刚拓展市场的时候,我们都要跑市场,见客户,这本身就要突破心理障碍。上课的时候被尊为师长,但做销售顾问的时候,就必须围绕着客户的需求展开。
白天上课,晚上要发圈,写文章,每周要保证两次健身,周末要陪娃,陪父母。工作室内部员工不开心了,要安抚激励。
中年+创业者,两个有重量的状态,赋予了我们面对未知的勇气。
五:用好传媒
过去10年,传媒方式在改变,实体变为互联网,点状变为网状。
这是个机会,当然也可能是个筛子,淘汰掉不适应的人们。
Xin和Alex的经历:
几年前我们是几乎不看朋友圈的,每年发布的信息20条之内;不在任何媒体发声。
如果互联网是个世界,我们在那里是不存在的。还很自豪地说我们从不做营销,单子自来。
现在看来是多么地学究气啊!
这要感谢身边的伙伴,让我们学习到了最新的传媒方式,也打开了我们的视野。这种方式要远远比我们一天天去讲课,传播得更广、更远。
而且让我们不再拘泥于老师的视角,去更多地看到市场的需求,这也呼应了第一条经验:“俯下身段”。
做老师久了,就很容易纠结于自己的理论、学说,唯有不断感知市场,才是长青的不二法则。
Uncertainty is the Ladder to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