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驶上华南快速路,我的脑子才从原本摇晃的车厢里归位到头颅里。车载音乐终于切到一首年轻人听得进去的经典老歌——《都是月亮惹的祸》。我打开手机备忘录,在暗淡的后排座位敲击着虚拟键盘。
今天是老人节,又名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风俗。我临时决定陪HUI SANG去帽峰山登高。
一趟行程下来,脚掌最舒服,屁股最遭罪。穿上新跑鞋登高,很开心也很舒适,所以脚最舒服。从出发到开始登高,我总共坐了将近三个小时的车,其间转换了三种座椅:塑料座椅、不锈钢座椅和镂空铁架座(那是摩托车用来载杂物的)。值得欣慰的是,开头提到的返程车是真皮座椅。好景不长,命运又报复我。下车后,我们转地铁和公交都没有座位。
山上的空气比较清凉。我从厕所回来,HUI SANG感慨自己的鼻炎在这里突然消失。我突然问他:“厕所水龙头里的水从哪来?”他被问住。“很凉、很清澈。”我补充道。“应该不是从山下抽上来的,可能是山上的泉水。”他推测。“嗯,那肯定很滋润。”我仔细翻看刚风干的双手,感觉好像更白皙了。
爬坡过程中,我们谈及“下山容易上山难”。我从生理学角度反驳了这个偏见:下山时膝盖所受冲击力大于上山时,所以“上山容易下山难”。事实胜于雄辩——我们俩的体验也证明:我很可能是对的。
自登高开始就有贵人相助。下来后,我又享用了糯米鸡、豆腐花和盐水花生。“豆腐花可以加白砂糖和姜糖,豆腐花不够热的话,不宜加白糖——因为白砂糖不容易融化”贵人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向我讲解。姜糖尝起来像红糖姜茶。吃饱喝足,我又坐上贵人的车。
下山时,我突发感想:登高是个适合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老年人历经沧桑,经过大风大浪、大悲大喜,世事该看透的已经看透,看不懂的也无心追究。他们一步步走到今天,就像一步步登上山顶,然后下山时在一个视野开阔的拐弯处驻足欣赏日薄西山。登山不必求快,是个考验耐力的运动。年轻人身强体壮,总像颗横冲直撞没有技巧的子弹,下山时忍不住像小孩子一样奔跑,也不会停下脚步抬头看西南面的红日。对年轻人来说,日薄西山是用来看的;对老人来说,日薄西山是用来读的。
我又想到:前半生碌碌无为的人到老了更要养成登高的爱好。拿登高来譬喻人生:山顶就在那里,如同自己的理想,你会走弯路,会遇山雾,会失去方向,会徘徊犹豫,当然也会半途而废。想办法登一次顶,享受一次高峰体验,弥补一下没有到达自己“人生巅峰”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