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动听而又熟悉的歌曲从幼儿园内传出,飘荡在空中,让路上往返的行人都忍不住翘 起了嘴角。儿童如春天,充满了希望与无限可能,让人不自觉地心生柔软与温暖。
“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优美的旋律继续飘扬,疑惑也渐渐升起。为什么是小朋友看见了红的花、绿的草和会唱歌的小黄鹂,大人呢?是因为这是一首儿歌?还是说大人没有看到?
这是一首儿歌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也不仅仅只是因为这是一首儿歌。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枝头、在土地、在远山、在流水。
小朋友在哪里?小朋友在奔跑、在嬉戏、在攀爬、甚至在草地上打滚。
经过一冬的严寒与闭关,在温暖的阳光中进行户外游戏对小朋友来说充满了诱惑。他们走到哪里,就看到哪里。跑到哪里,就探索到哪里。小草从地底冒出了头,淡淡的,软软的,嫩嫩的。树枝上冒出了一个个小小的凸起,不知是叶子留下的最后痕迹,还是新生命的萌发。流水脱去了沉重的外衣,唱起了叮咚的歌曲。鱼儿从洞穴深处游出,在水中上下嬉戏。鸟儿也一日比一日多了起来,在田野、在枝头、在远山高声歌唱。每一处地方都不一样,每一处地方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和令人兴奋的。
大人在哪里?大人在办公室、在车上、在凳子上、在椅子上。即便是到了户外,注意力也大多放在手机上,放在工作上,放在那不知飞到了哪里的思绪上。偶尔参加运动时也是目标非常的明确,或是打球、或是踢球,或是放风筝,或是……太过明确的目标让他们忽略了目标之外的所有东西。
就像是照镜子,专注于镜子中的人像时就会忽略镜面上那密密麻麻的水痕。专注于镜面上的水痕时就会忽略镜中映出的形象。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被一件事情占据之后其他的所有东西都会被忽略。
春的脚步被大人忽略也就丝毫不奇怪了。他们不是没有看到,而是没有放在心中。
春天充满着活力和生机,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色彩艳丽且种类丰富和多变。小朋友们心思单纯且充满活力,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勇于探索和善于发现的心。他们对周遭的变化非常的敏感,并且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探索他们好奇的事物。他们会去看黄褐色的土地上那绒绒的青黄到底是什么,那枝头的浅褐色为什么那么的多,流水为什么突然变的轻盈起来,鱼儿为什么又显露了踪迹,鸟儿为什么忙忙碌碌。
他们愿意去欣赏一切天然存在的美丽,不受大人的审美与物质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是凭着自己最纯真的本能和直觉去感受春天的美丽。因此,他们最容易发现美,更容易感受到美,更容易享受美。
所以说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一点都不奇怪了,他们是用心在发现春天,感悟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