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日历,已经到了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了,再过十几天就是2019年了,据说明年是个“寡妇年”,怎么听起来那么像个咒语呢,而且听老辈人说“寡妇年”还不适合结婚,“寡妇年”究竟是何物?
“寡妇年”,也称“黑年”,“盲年”“无春年”,是指整个农历年都没有立春的年份。
那一年之中为什么会没有立春呢?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一个,24节气其实是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它是根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所以它并不是固定的某一天,它是根据测量和计算得出的。
我们知道阳历和阴历,阳历是按照地球公转的规律定制的,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有365.2422天。一年12个月。那么一年365天,就与实际的一年相差0.2422日,这样四年之后就比实际的一年少了近一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4年设一闰,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闰年2月份有29天,一年有366天。
阴历则是按照月亮盈亏变化而来的。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这样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365.2422日少10.88天。这个时间差随着时间越长,差距越大,阴阳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比如,0年新年是在冬季中度过,17年后,便要在夏天过新年了。
为了弥补这个时间差,我们加入了闰月。也就是说阴历一年中可能会有13个月,这样就会有25个节气,而农历在无闰月年份只有354天或355天,这个全年长度一旦处于两个"立春"之间,就年首遇不着阳历年当年的"立春",年尾又够不着阳历下年的"立春",成为无"立春"年。就是人们常说的“寡妇年”。
在古人的观念中,阳是天,是男;阴是地,是女。一年四季都与阴阳相配,春为少阳,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于人分别为少男、老父、少女、老母。春天阴阳平衡,就好比男女的和谐,正是生育季节。”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观念,历史悠久。如果一年之中无"立春",即无阳气来临。无阳为孤阴,不生。于人,无阳,即无男相配,自然就是寡妇。所以老一辈的人会认为“寡妇年”是不适合结婚的。
而事实呢?它只是一种现象,“寡妇年”跟不适合结婚没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