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2016·爱·恨与修复 | 2016.4.8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爱·恨与修复,一本很小很薄的书,先介绍一下作者。

1、梅兰妮·克莱因,出生于奥地利,英国精神分析家,开创了儿童心理治疗的先河,是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http://baike.baidu.com/view/4052193.htm

2、琼·里维埃,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是弗洛伊德最早的翻译者。

再介绍一下这本书。

这本书是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日常生活中行为和感受背后的深层的心理过程,没有详细介绍得出结论的证据,这很适合我的目的。我需要了解客体关系,但是我不会用客体关系来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这本100页的小书就正好适合我这这样的读者。

全书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的主题是"恨、贪婪、攻击",有13篇文章。下半部分的主题是"爱、内疚、修复",有18篇文章。

第一篇  攻击

攻击冲动是人类心理的根本和基本元素,之所以攻击心理非常顽固,哪怕我们怎么样不喜欢他,故意地忽略他,但是攻击冲动依然顽固并且很难控制,原因是这些被我们人类视为负面情感的攻击、残忍和自私的冲动,会带来愉悦和满足。自我保存和爱的本能如果需要得到满足的话,是需要和一定的攻击性结合在一起的。比如说,有的时候,和别人激烈地吵了一架之后,会有一种释放的满足感或者至少是一种快意感。

攻击冲动的来源既有来自外部的丧失感和痛苦,也有来自内部的丧失感和痛苦,内心那些没有被满足的欲望如果堆积到一定的程度的话,就会产生丧失感和痛苦,从而激起我们的攻击冲动。

所以,适当地宠爱自己也是有心理学基础的。另外,外部物质资源的缺乏也会激起人的攻击冲动,不知道穷山恶水泼妇是否反映了这种心理学现象呢。

在爱的关系中,双方都需要放弃一些东西,而放弃这些东西,意味着损失一部分的个体安全感。所以,由爱生恨的攻击性就可能被激发出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点晕,让我喘口气。 投射 就是将心中的痛苦、不愉快的感觉或情感都转移到外部。举个例子,一个对老板生气的男人会去咒...
    Marymlj阅读 2,844评论 0 0
  • 语言与精神分析 四川大学哲学系 霍大同 第一讲 1999年3月1日 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题目,我准备讲的课的题目是“...
    团的花园阅读 10,872评论 0 19
  • 上大学那会,每周都会去学校商业街买过期的旧杂志; 这类杂志价格奇低:原价10-20元的杂志,过期后便会流通到这里,...
    tonyhi阅读 3,294评论 0 0
  • 不知道直播什么时间开始的,现在的直播软件种类繁多,有YY、映客、快手、掌门等。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你有点才华,你都...
    臧叔阅读 2,972评论 0 1
  • 临睡前,听着小娟&山谷里的居民的吟唱版。今天下午的练习,心脑平衡瑜伽,我们不停地上吸下腹呼吸,那一刻的放飞……很多...
    XUYU阅读 1,3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