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酒、咖啡:长大了之后才会去碰,而且这三样都很难说是因为口味而选择它们。
香、甜、酸、咸基本上是人类的共同偏好,而苦、涩、呛的口味则违反味蕾的直觉。香、甜、酸、咸是美味的象征,是脂肪、葡萄糖和蛋白质;苦、涩、呛是危险的警告,是有毒物质、有毒物质和有毒物质。烟有尼古丁,酒有乙醇,咖啡有咖啡因,它们像多巴胺一样撩拨着大脑的神经。
既然不是选择口味,为什么要选择烟酒和咖啡?
通常来说我家里都会有一包烟,以约莫一天一支的速度缓慢消耗。他不喜欢烟味,我也便随手把烟搁置了一年。曾经与一好友在同一间公司上班,公司抽烟的人少,整个部门好像就只有我们两个。饭后到后楼梯抽两支烟,聊上几句,也就成了日常,如此推心置腹两大无猜的友谊,也只有在吸烟区罢。现在他要戒烟,开始抽电子烟了。
我没有烟瘾,所以也谈不上戒烟。烦恼的时候,打火机滚轮一划,火石冒出点点火星,均匀的火焰窜上来,点着烟丝。一吸,烦恼依然存在,只不过仿佛可以被推后一两根烟的时间。放空,屏息,吐出烟圈。尼古丁对我没有太多影响。
我也没有酒瘾,很少有让我觉得适口的酒。曾经关注了知乎上一个叫「一百元以内有什么好喝的酒」的问题,里面最高票答案所提及的酒我几乎都买过了一遍。我拿它们勾兑着喝,可乐、雪碧、咖啡、苏打水,倒也喝下不少。但说到底,我也并不喜欢酒精,只是喜欢勾兑它们的甜味而已。有一件事我是喜欢的:似醉未醉的微醺感,思想飘逸洒脱,仿佛整颗心也变得大了起来。
唯一成了瘾的,估计也就是咖啡了。喝咖啡大概也是仪式大于口味。曾有一个患焦虑症的友人告诉我,他每天早晨都要煮一杯咖啡,喝下了就能告诉自己这一天开始了。《四重奏》里阿卷对雀说:「哭着吃过饭的人,是可以活下去的。」认认真真做过咖啡的人,也是可以过好这一天的。
大人为什么选择烟、酒、咖啡?那是选择在直面惨淡生活之前,再多储备一点点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