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清说岁月
与朋友聊天,又谈起了关于穷养儿、富养女的话题。大家各抒己见,观点不一。
有人认为穷养儿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男孩子们知道挣钱和养家糊口的不易;有人认为,穷养儿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让男孩子们懂得什么是责任、担当和义务。
关于富养女,有人认为,富养就是让女儿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精心呵护,为女儿遮风挡雨;还有人认为,富养就是尽最大能力满足女儿的物质需求,不要让自己的女儿去羡慕别人的东西。
男孩是未来的男孩,女孩是未来的女孩,他们终将各占世界的半边天。不论男孩还是女孩,他们各自都会担负着社会和家庭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能否担当起这份责任和义务,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去应对各自人生的每一个过程中所面对的一切,完全取决于孩子小时候,父母所持有的、关于穷养还是富养的观念对他们的投入。
中国有句古话,叫“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这句话包含了深刻的教子哲学。
所以,“穷养男富养女”这一说法,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子哲学中提炼出来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穷养和富养都应该与时俱进。
有人说:男孩将来是要奋斗的,必须让他知道钱来之不易。女孩是要嫁人的,必须培养她鉴别事物的眼光,别将来被人的一块蛋糕就给哄走。其实,这种观念已根本不适合新时代发展的家庭教育理念。
时代不同了,家长的观念也该相应改变。否则,将来走向社会,去面对责任、担当、压力和选择时,不仅会让父母“宠子无度遗后患,届时气你血攻心”,还会让孩子走弯路、走错路。
穷养男孩,给到他们更多的教育应该是诚实、守信、有责任、有担当。而不是让如今的男孩们在小康的日子里感受穷困。即使真正条件困难,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也不应丢失对孩子诚实、守信、有责任和担当的培养。
在这样家庭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走向社会时一定不会让父母失望,他的责任和担当,会淋漓尽致的渗透到他的工作和家庭中。
所以,这里说的“穷养”,并不是中国传统观念上的“穷”。如果再让今天的男孩子们,去尝试传统观念上的“穷”,应该是偏离了当今社会正确的教子理念。
富养女孩,其实是对孩子在尽可能满足物质需求的前提下,不该丢失对孩子智慧、修养和内涵的投资。这种投资会让孩子受益一生。否则,只是着重于对女儿物质需求的富养,缺失了智慧和修养的投资,将来吃亏的不仅是孩子,还有父母。
在缺失了智慧、修养及内涵的富养投资中成长起来的女孩,成长过程会过于轻松,极易出现对事物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的正确判断。
因为从小就享受着富裕的物质生活,没有足够的智慧和丰富的内心去分析、判断和选择各种问题,尤其在遇到棘手和原则性的问题时,往往会缺失了理性的辨别。
所以,当今社会,不论是富养女还是穷养男,都不能缺失了对孩子从内到外的教育,更不能缺少对孩子智慧、修养和内涵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