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刚过,粽子包装迎来新规。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对粽子和月饼的包装提出了具体的“瘦身”要求,要求月饼和粽子的包装层数从最多不超过四层减少为最多不超过三层。
修改单同时要求,包装体积缩减了58%,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从20%调减为15%;且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其他产品混装。新规将于今年8月15日正式实施。
这些年,粽子、月饼过度包装问题依然相对突出,有的甚至用上了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一个精美的礼盒,包装“里三层外三层”,打开后里面的粽子或月饼却只有三四个。
过度包装危害很多,一方面,增加消费者负担,助长奢靡浪费之风。商品过度包装已偏离商品本质属性,大大抬高售价,“天价月饼”等让人叫苦不迭,最终是消费者来承担,损害消费者利益。另外一方面,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有研究表明,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这些包装废弃物中,大部分是由过度包装产生的。
粽子、月饼消费人群多、季节性强、情感因素大,是过度包装的“重灾区”,因此,对粽子和月饼加强过度包装的整治,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落实到位,这需要多方合力。
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畅通举报渠道,通过“长牙齿”的措施,让生产商不敢过度包装;企业要自觉遵守新规,优化包装设计,做抵制食品过度包装的先行者、实践者和倡导者;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自觉选择简单适度的包装产品,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遇到过度包装等浪费行为,主动投诉举报。
“礼轻情意重”,全社会要反对商品过度包装,践行简约适度理念,让粽子、月饼等礼品“返璞归真”。
文章部分内容及图片源自网络,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