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马上要中秋节了,昨天晚上去超市看了一下,买点月饼给小朋友营造节日氛围,到了超市发现月饼都在搞促销,心中暗喜,接着在超市转了一圈,心情哇凉哇凉的,原价一盒488的月饼6折将近300大洋,找便宜的228一盒的8折,拿了又放下了,旁边老婆说算了,她们医院食堂有自己做的月饼,8块钱个,还是去医院食堂买吧。
(一)从本身价值看没有贵的理由。
根从配料上来看,月饼=面粉+糖+油,食用价值基本与馒头油条差不多,那为什么月饼可以做到如此昂贵, 其实说其本质(食品加工行业)月饼这类食品可以说是最娇气的了,又容易变质又容易污染。大量成本用在防腐包装上不无道理。像其他高盐高糖低水分活度的食品,哪怕是肉,成本也只会更低。
据微观经济学理论,消费者最多愿意为某件商品支付多少价格,取决于该产品在其心中的价值;
如果月饼仅有普通食品的“饱腹”属性,那么其价格不是偏离其成本很多,但是一旦被赋予了送礼功能,购买者则会考虑其社交属性背后的人情价值,并且包装也越来越上档次且有逼格,为月饼涨价腾出了更多空间。
(二)月饼为什么会越来越贵。
第一,物价上涨,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现在物价越来越高,月饼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
第二,月饼是季节性食品,中秋节前才开始有大量需求,随后货源极易积压,除了包装,人工成本也是月饼价格越来越贵的原因。
第二,月饼的销量在走低,薄利多销的路子没那么好走了,提高月饼质量,用更好的包装,增加售价,消费者也能接受。
第四,品牌溢价
价格差异悬殊,除了在用料和造型上稍有差异外,品牌溢价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一款月饼,可能材料都是相同的,但是知名品牌的价格会比传统糕点厂的价格高 3- 4 倍,而像是香港半岛酒店的月饼被称为月饼节的劳斯莱斯,价格也就更贵
第五,被赋予了送礼的附加价值
比起小时候的月饼,现在月饼似乎成了中秋佳节送礼的一种首选,而现在人送礼讲求排场,这样才能衬托出诚意,然而印象中,童年时期,人们之间的亲情友情比现在是更浓的,对于礼物的贵贱即使没有那么看重,情意也不见得有所减弱,甚至比现在还更重情重义。
第六,层层分包,钱被代理商拿走了
厂家要给代理商-分销商-公司采购等这些一定的利润空间,所以定的零售价高,比如一款月饼零售价88元,可能一级代理商拿货价40元,然后加3%-5个点给二级商,越往后加的越多,有的比较狠的采购往上报时甚至超过零售价。有时候一个单子,采购比商家挣得还多。
(三)商家的做法可以理解。
文化精髓看不见摸不到,却实实在在的能够呈现在我们眼前。好比端午要吃粽子,元宵要吃汤圆等等,你说它们很好吃吗?倒也不见得,那为啥几千年下来这种习俗得以延续,无非就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正是这种精神才让华夏文明几千年都还能不停息。
换个角度来想,一个民族想要不断进步,同样不能只接受新事物而摒弃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比月饼来得实在,新旧交替才能促使祖国繁荣富强。
它还被赋予了特殊的涵义。中秋佳节合家团圆,在一轮圆月下共享月饼,这是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月饼所蕴含的“幸福团圆”的美好象征,
商品的溢价超过合理水平,通过营销宣传和利用人们的心理来赚取高额收入,商家的做法可以理解。
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的80后,万里路已走完,万卷书未翻破,对生活的个人洞见,全在新新新心信芯达人。送你视野破五洲,只需要驻足我的文章一分钟。随手点个赞,祝您月入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