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大多数需要按照一定的结构来写。我们在读一些微信文章的时候,也会发现,有很多文章是有明显的结构的。这些结构可以成为指导我们写作的四梁八柱,也可以为我们快速阅读服务,看到一篇文章,能够很快地识别出文章的结构,并根据结构判断出,哪些段落句子是重点,然后进行重点描述和重点阅读,哪些是一些支撑性的实例,可以简略看过,但是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实例的完整准确,体现出细节的完美。
我们总结一下,常用的几种文章结构,来帮助大家写作阅读。
1.房檐式
大家基本都见过房檐滴水,从一个高处流下,连绵不断,或者大珠小珠,带来雨天别有的风味。
文章中的瀑布式结构就是先提出了核心观点看法或者是核心要素,然后沿着事件的时间流或者逻辑流,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环节一一呈现出来,或者是我们常用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行文,也可以是我们的比较经典的行文办法起承转合,都可以形成瀑布式的写作结构。
2.喷灌式
这是与瀑布式相反的写作结构,我们用喷灌,水在压力下从下到上喷出,在阳光的照耀下,市场还可以看到彩虹光。
放在故事结构中也就是,最后才是陈述核心的观点或者核心事件结果的呈现,前面有大量的铺垫,如同相声中的讲究的铺平垫稳,逐步把故事推向高潮,最终揭示出故事的核心。到最后可能还有整个故事或者观点意义的进一步升华,让认知上升为更高的层次。
3.8字型
这种结构说的是,重要的观点看法,是通过首尾两端的重要呼应完成。就像古代计时用的沙漏一样,刚开始沙子在上方,重心也在最上端,经过中间的狭窄的空间,缓缓地流沙到下方,最后底部是沙堆的重心。我们在中学时候说的总分总的结构就是这样的。
4.糖葫芦式
组块式写作是当前很多情感类文章经常使用的方法,并且屡试不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情感类文章是这样写的,从结构上看,可以明显地区分为4-5个部分,我称之为组块。而每个组块讲一个故事,故事的结尾必定会有一个性感的语句,这个性感语句常常是能够戳中读者的情感软肋。通过这几个故事的介绍,最后再统一一下思想主线。这些文章经常并没有开头或者结构,开头就是组块编号1,这些文章吸引人地方在于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振。
这种结构也常见于一些盘点类的文章当中。
5.拼图式
这种写作的结构是指通过3-5个并列的结构,但是每个部分的内容不同,主题或者角度有较大差异的方式进行行文。与糖葫芦式的区别是,糖葫芦式的每个组块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而这种方式每个部分可能看待事物的角度并不一样,甚至说的并不是一个事情。两种方式的相同之处是,各个部分都是为呈现一个大的主题服务,一个是贯穿始终,一个是成为整体才能看出来。
结构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好的结构形式也可以让文章呈现得更加完美,相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