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信读书里看了一本有意思的书,<工作前五年,决定了你一生的财富>,粗看这个标题感觉就有点狗血了,难道五年混的不好,以后就没钱了?
怀着质疑的态度看了起来,才发现作者安利的不是实实在在的财富,而是积累财富的方法。那么为啥是5年呢?作者没有解释,猜想是不是跟人的成长上升期有关,工作的前五年,从入职场,进入社会等,隐隐约约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格局有多大了。好吧,回归书中的论题。作者提到了几个积累财富的方法感觉挺有意思的。
12月省钱法,意思是第一年的那个月将固定的货币存入银行,存一年。等到第二年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往后每个月都会有一笔额外的利息到账,是不是很开心!而且你可以把这部分钱再次存入,以此类推,以后的每个月都有钱进账,源源不断。这个是取得每个月为一个阶段,那么想要高点收益,可以把定期存款的年限放大,2年,5年……只要坚持到第二年的时候,以后你每个月都会收到一笔2年的利息,5年同样如此。这种方法感觉极大的调动了存钱了动力。只要挨过刚开始投资期。当然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你要跑过大盘,否则贬值找谁说理去。
笔笔算账。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每笔开支,月末复盘,看看哪些开销合理,哪些不合理。针对不合理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减少。这个方法需要有强大的毅力,坚持不懈。可以用app手机记账,可以设置备忘录定时提醒自己记账。曾经我也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来放弃了,主要是太琐碎了。明知道我要开销,不可减少,我还记它干啥。
设定目标,分类型存储。这种方式可以一试,将每个月的工资分为几大块,生活必须开销,包含吃饭,交通,房租等。备用金用于临时的人情。储备金用于买书和旅游等。这样一划分,感觉每笔钱都有了价值,而且给自己也留了娱乐的钱,还是有点期待。
文中还提到给自己设立目标,攒钱。可以购买基金,股票啥的,自己也看了一段时间的指数基金,实在是不是很懂,想想还是算了,留给别人管着吧,不做管钱的主,太劳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