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
住院部病房里的灸盒一早上总是很紧俏,今天凌的主治医生动手术。凌本来换好了一身职业装去上班,走在路上又折了回来。
郑医生通知凌周四要过来,因为袁主任周一和周四,五才会在分院。如果康复期病情稳定,就可以办出院了。在医院呆了几天,到了要出院,竟然有些不舍。
照例一楼先推拿排队,一问时间,安排到了11点。凌看了看手表,还有一个半小时。决定先去做激光治疗和药熏。
刚躺下来,听到进来了一个中年男人,开始和理疗室里的年轻女孩说话。因为隔着帘子,看不清男人的样子,凌判断说话的女孩应该是理疗室里负责接待病人的医生。男人的声音很有磁性,听起来像是40岁左右的样子,不像这的病人,凌觉得和女医生的熟悉程度,应该是医院里某位医生。男人开始说话,聊的都是和音乐有关的话题,提到的都是一些大师级的歌手,刘欢,毛阿敏的<<绿叶对根的情意>>,并且开始唱,用了流行和半美声唱法。凌心想,这医院的医生未免也太有才华了。高手在民间啊!唱的这首<<绿叶对根的情意>>太好听了。
凌很想马上跑出来看看这位高手到底什么样子,这么动听的声音一定有着帅倒众生的面孔。无奈激光治疗不能睁眼,只盼着15分钟能早点过去。
总算听到了机器滴滴滴的响声。凌几乎是跳下病床,扒开帘子,一看,诺大的理疗室里除了一位背对着在做理疗的老人,头发半白,很瘦。还有一位手里拎了个女手提包的中年男人。凌疑惑着上下打量拎包的男人,只见他穿件灰蓝色短袖,一条暗红色的中裤,一双很普通的凉鞋。凌很想问他,刚才唱歌的是你吗?不不不,这个人形象离刚才那人的声音也相差太远了。他身上没有艺术气息。
这时背对着凌的老人轻声唱起歌来,很小声,但是磁性的声线告诉她,正是刚才用中音唱歌的“中年男人”。
“请问,刚才唱歌的是您吗?”凌鼓起勇气问。
老人转过头来,削瘦的脸庞露出爽朗的笑容,说了句“对呀。”
“唱的太好听了!”凌几乎大叫起来。“您是音乐老师吗?”
“我以前是教声乐的。后来在合唱团做指挥。”
凌心情翩翩起舞,心想原来一直要找的人在这里。
老人开始和凌谈那首歌,又说,“你喜欢音乐?”
“我很喜欢唱歌。”
老人又说,“你应该很喜欢文学,诗词之类,喜欢写东西。”
“哇,他怎么会知道。”凌心里惊呼起来。简直是心理分析师嘛……
老人接着说,“因为喜欢音乐的人一般和文学都有一定相通的关系。”
“老师,我一直有个问题困惑我。想请教一下,为什么我一唱歌就不自然变成了假声。”
“你看,你的这个脖子比普通的人长,你的声带应该是比一般人要长,要宽一些。听你的声线,属于比较能唱高音的那种女中音。”
不愧是专家……
“对,我很喜欢唱齐豫的歌,橄榄树,飞鸟与鱼,沙漠...”
“橄榄树,不太好唱,因为它有个休止符……”
嗯?休止符?什么是休止符?凌心想还是问清楚。“不好意思老师,我不是学音乐的,我就是喜欢,请问,什么是休止符?”
“休止符就是有个拉长音。”
“啊!我知道了,是不是长音?就是流浪的浪,远方的方。”
“我们在组织合唱团的时候,曾经做过这首歌的预备演出,但是休止符的原因,很不好控制,这个歌气息得把握特别好。”
凌表面在听,心里一直在不住地点头。
今天遇上大师了。
“你可以尝试下谁呢, ”老师想了想,“蔡琴,梅艳芳的女人花。”
知我者,眼前这位老师也。
蔡琴的那首"你的眼神",可是获全民点评无数。
“你可以多练一下气息,你试着跟着我唱: 月亮上,瓜田下,啦,啦,啦,啦,啦,啦,啦,从低音到高音。”
perfect。自我感觉良好。
“你小时候有没有学过声乐,或者参加过合唱团训练什么。”
“没有,就是我爷爷和爸爸喜欢唱京剧,拉二胡,我爸爸也很喜欢唱歌。”顿了顿,凌接着说,“我小时候比较胆小自卑,不敢大声唱歌。”
“那就对了,一般来说,孩子会遗传父亲的百分之70。虽然你小时候可能受环境以及父母影响,比如说要乖巧,温柔,不能大声说话。但是你内心的张力还是比较强的。所以你会通过写东西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东西。”
“您说的是声带?嗯,对,我觉得您分析得很对。我心情好不好都喜欢唱歌,写文章。”
“声带,声线,包括音域。因为我也是。”
正说着。医生提醒凌,该你做药熏了。
凌躺在药熏台上,一直在想今天像做梦一样。本来没准备来医院,却意外遇到了一位智者,关键是,这位老人,对音乐的领悟,对凌声线分析竟然如此精准。
“谢谢您,许老师。”凌非常恭敬地和老人告别,真想给眼前这位和蔼的老人鞠个躬。他说的话,句句如珠玑,掉落在心里。如果时间回流20年,凌一定会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许多年后在艺术道路上也会有一番成就吧。
音乐,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联系到了一起。
真正应了那句,音乐无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