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破局
管理学是一种“破局”的智慧。所谓的“局”,就是人和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管理学是应用题,而且是一套连续的应用题,只会做一道是没有用的。所以说从管理学中学的不应该是权宜之计,而要把眼光放长远,争取事半功倍。
到底什么是“局”?
“局”就是你身边各种资源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和关系。而资源就是你周边的一切,有形的、无形的。
- 正资源:支持你的、可供你支配
- 负资源:阻拦你的、不为你所用
除了这些你能够看到的资源,还有你看不到的资源,叫做“无关资源“。
你为何要破“局”?
当你想向着目标前进时,就会发现你在“局”中。
目标很难达成,就是负资源>正资源;
目标达成了,就是正资源>负资源。
而想方设法给别人使绊子,就叫“做局”。
但是很多目标光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的,所以需要借势破局。
如何“破局”?
第一种思路:寻找”无关资源“,通过正负资源和无关资源的整合、加减,完成对负资源的转化。
比如“脱不花”李天田的例子。她最开始在一家广告公司打工,任务是拉广告。她的局就是“如何拉到客户”,拉到客户就破了局。
天下的老板,都是做局的人。员工把自己的局破了,也就顺便把老板的局给破了,所以老板一定要给员工设好局。管理学上,这叫做“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设计”。
销售行为是基于信任建立起来的。毫无根基的李天田是如何与客户建立信任的呢?
她有一天从一家酒店的走廊经过,听到会议室里在讲《战略管理》,一门在当时很少有的课。听了几耳朵,觉得讲的非常有趣,就偷溜了进去,会后还去请教老师,因为觉得这堂课她的潜在客户们——那些企业家——也有可能会感兴趣。于是她就把这个内训师请到公司,挨个根据名片打电话给那些老板,为他们做了一场分享课。通过周到体贴的服务与他们建立了信任,把他们从“负资源”转为了“正资源”,从而破了自己的局。
第二种思路:对“资源”进行重新定义,找到新的出路。
7-11在2000年前后寻求业务出路。它有3大特点:
1. 全年7*24工作
2. 按人群密集度设点,最大程度接触客户,有位置优势;
3. 在库存、物流、信息管理上,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
根据这些特点,他们引入了新产品——现金,进入了ATM行业。而且凭借地理位置优势与服务质量达成了30%的收益率,是东京最繁华地段百货公司的7.5倍。
第三种思路:重新定义自我,敢于把自己碎掉。
比如宁向东教授在得到开专栏。研究在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学习的解决方案。
如何破掉你的局?
1. 意识到,可以用“局”的概念来思考问题
2. 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你的困局。只有你能够用“清晰化”、“条理化”的语言描述你的“困局”,你才真正找到了“困局”的成因。
体力劳动管理如何破局?
科学管理的核心:
1. 把要管理的事情按照作业链条分成若干个程序上的细节;
2. 把每一个细节的效率提到最高。
小八卦:最早提出specialization的并不是福特。当年拿破仑想买1000支火枪,曾经有人尝试提出把枪的生产零部件化,然后组装,来完成这个巨大工程。但是拿破仑反驳道:“如果这样生产的话,那做枪的师傅手艺岂不是丢了?”所以拆解的想法并未被批准。
后来1798年美国军队要买一万支火枪。接这个工程的商人根本不会做抢(别问我为啥这样还能接到单),而且既没有工厂,也没有机器。于是为了证明他自己行,他就把这个火枪的制造过程零部件化了。生产外包,她只当着美国官员的面把部件组装,证明其质量。他对政府官员说:“你们尽管在战场上打,把事情搞到多大都不怕,我肯定能给你们做出足够的抢。”(V587)
而在福特进行专业化管理的时候,泰罗整拿着秒表计算计算工人在完成一个作业的时候,需要做几个动作,每个动作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再计算一个人完成全部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再推算出一天的产量。
所以说,科学管理的出现,是双线交汇的结果:
- 福特把生产拆解成一个一个的动作;
- 泰罗计算每个生产环节中需要多少个规范动作才能最大效率完成工作
这两项集大成后就出现了福特汽车的奇迹,1家工厂在19年内生产了全世界轿车的50%,使得生产一辆汽车的时间减少了2/3with quality.为此福特还曾经接到美国传奇职业抢匪巴罗的信,称赞其汽车的质量。
脑力劳动者管理的困局
德鲁克预估因为泰罗和福特,体力劳动效率提高了50倍。但是Scientific Management并没有解决脑力劳动者的效率,反而下降了。因为科学管理只做重复劳动,而现在创造力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果只看秒表,就会失去人心,体力方面增加的效率会从其他方面找补回来。
比如一家新加坡的工厂拆掉了流水线,而是把需要的装配产品固定在一个大车间里,让工人自由选择在什么时间装配什么零件。
今天即使是体力劳动者,他所从事的工作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工作,都哟与心力的付出,所以必须要尊重人的自主性,减少流水线式的工作方式,因为流水线式的工作往往伴随着外部的强制。在新的时代,每一个管理者都需要寻求一种效率上的平衡,就是来自于人心的效率和来自于外部强制力的效率这两者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