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电影《误杀》时,总觉情节有种若有若无的熟悉感。今日再看献身,沉睡的记忆被唤醒,才发现二者的很多相似之处。但二者主题除去悬疑断案的主旋律外,误杀还讲父爱、家庭关系、欺凌、权力与政治,而献身里,很大比重是纯粹的爱情以及对数学、逻辑的思考感悟。
当然这跟主角人设关系很大,《献身》的男主角石神是隐匿于平凡身份之下的数学天才,像一个印象里平平无奇的中学数学老师,大腹便便,头发稀疏,枯燥无味,生活三点一线,也正因此,当我们跟着作者的描述,从石神之眼,看到了出乎意料丰富的内容。有学者生存窘境、居高者无才的折射,有对教育问题的反思。以及当最后,我们明白了他设下的局是一场义无反顾的疯狂献身后的震撼。
书里讲了两种爱情,一者工藤与靖子,二者石神之对靖子。前者更像现世里恰到好处的爱情,两情相悦,水到渠成,无可诟病。但石神之对靖子的爱,像是不会存在于世俗里般的沉重与伟大,是隐晦的又纯粹的,没有尽头的暗自爱慕,却强大到足以放弃自己的后半生和名誉,像靖子看到石神竭尽全力的指示后所想,“她从未遇到过这么深的爱情,不,她连这世上有这种深情都一无所知。”
出乎意料的是,石神对靖子之爱,生发得是那么简单,简单到只是问候,只是四目相对,足以改变他的命运,变成了他对世界的眷恋和生命延续的支点。一场自杀时的意料之外的救赎,变成又点燃生命的火焰。这里我想起了电影《送我上青云》闭关修炼的可爱李老头,异曲同工地,被梁美枝点起了重回尘世去吃肉的欲望。但石神的欲望淡到像水,“对于崇高的东西,能沾到边就已足够幸福,数学也是如此。”就像汤川所说,石神是很简单的人,单纯地求解数学答案也罢,被美救赎也罢,他从未渴求太多的东西,他像一个信徒,虔诚地完成无人倾听的祷告。
但这本书里,石神不是一个好人,也许好坏的定义并不非黑即白,但肆意践踏他人生命的人,爱并不宽广,他的缜密是冰冷而自私的。
而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众生百态,其实大家都是自私和可怜的。靖子自首是对自我的救赎,她为石神的深情所动,但她良知从来未泯,从之前对工藤的拒绝和后来的挣扎里,不自首在悔意和歉意里过着石神希望她得到的生活,其实是另一种更深的痛苦,而自首是对石神所有努力的付之一炬。她是悲惨的,“即便被许多人爱着,依旧无法得到幸福”。美里的自杀,是放弃面对现实和不负责任的;工藤的前妻重病期间依旧外出寻陪酒女,妻尸骨未寒有寻新欢,无论有无爱情,不应是合格的丈夫;汤川告知靖子,直接造成了整个局的崩塌。
这个结局,从道义上讲,不是悲剧,真凶落网,水落石出,杀人者被绳之以法,生命的价值被尊重。但这里没有一个涉入局中的人得到了幸福或是救赎,从这个角度说,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像白夜行、红手指一样,《嫌疑人X的献身》的主题远超单纯的悬疑推理,人与人的纽带与关联,更为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