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看辉哥以前分享的一节内容,关于“如何选题”的。
分享我收获到的三点:
1、明确你的用户是谁,找到他们的精神资源。比如你的用户定位的是中产阶级,那么他们的精神资源之一是官媒的夜读专栏。
比如你的用户如果和樊登读书的用户一样,那么樊登读书就是他们的精神资源之一,你的选题方向可以参考樊登读书,看看樊登读书的选题,满足了用户什么需求,他们还没有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比如宝妈,樊登读书的选题可能是满足了她们想要保持学习的状态,想要不与社会脱节的需求。但是她们的社交需求、育儿知识需求可能还没满足,那你的内容能不能提供?
2、选题要基于你面向的用户的认知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
截止2019年,中国人口学历分布中,未上过学的占5.1%,小学学历占25.3%,初中学历占37.3%,高中学历占13%,中职占4.7%,大专占7.7%,本科占6.3%,研究生占0.6%。这意味着,中国本专科学历以上,只占总人口的14.6%。
如果你想要选题覆盖的面广,看的人众多,那么你的选题和内容一定是要普适性的、通俗易懂的。不然自己的期望是不可能达成的。
如果自己的选题是领域比较窄,对受众的阅读能力要求比较高的,那你就要有心理准备,回归实际。
3、找到有需求的选题:用SCQA选题那么多,你怎么判断自己找的这个选题是不是真的存在用户需求?
用这四个判断:S(背景、现象):针对现象的需求是找解释(WHY)如:华为坚持不上市,这是为什么呢?
C(冲突):针对冲突的需求是找方案(HOW)如:一边是友情,一边是爱情,左右为难怎么选?
Q(疑问):针对疑问的需求是答案(WHAT)如:为什么《只此青绿》会火?为什么马舒凡会火?
A(答案):针对答案的需求是找出好问题(WHY)如:春晚越来越不好看了,真的是这样吗?
用SCQA找到选题背后存在的真正的需求后,找到自己擅长的角度切入,采用有说服力的框架进行文章布局。
有说服力的框架,也就是遵循人脑思考问题的逻辑。
比如黄金思维圈WWH,【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
比如SCQA:【S背景/现实情况的洞察描述-C冲突(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什么问题)-Q提出疑问/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S:我的电脑老是卡顿,启动程序很慢,好多次我都想锤它。C:我想要工作高效,能够顺畅完成很多任务,不想因为工具的原因导致我的工作效率低下,但是现实是工具(电脑)不给力。Q:怎么才能提升我的工作效率?A:换一台电脑(给出合适的方案)。
工作汇报和社交场合沟通,想要让别人轻松get你说话的重点,上面这两个框架也是非常好用的,强烈推荐你学学用起来。猜你还想看:日更计划已经持续58天了,分享3点心得体会写作不知道写啥,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开始定了目标总完不成,自信心受挫,怎么办?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