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骄阳—初探死亡的奥秘

早就听说这本书,也想系统地读亚隆的书,从当当上下了单,时间终于宽松一些了,见缝插针地读。开始时我惊讶于亚隆以明快的节奏讲述如此沉重的主题,读着读着,觉得越来越不那么轻松。

当我向朋友吐槽某个烦恼的时候,她经常问我一句话:当你将要死去的时候,你还觉得那是烦恼吗?想一想,好像令人烦恼的事不那么重要了,也不那么烦恼了。亚隆在书中也详述了类似的方法:在一年或五年之后,当你回首往事时,你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什么遗憾?你可以做些什么让事情有所不同?虽然我不能确切地想出三五年后或将要死去的情景,但这种从死看向生的角度为我们考虑问题提供了更广阔的背景,人生或许自此改变,也会少些遗憾。

关于死,于现在的我而言,可能还谈不上焦虑和恐惧,虽然记忆力下降、头上的白发提示着衰老,但总感觉死亡还离我远着呢。我还不想死,没有活够,不过也不怕死,甚至认为死是一种结束,一种完成任务,甚至一种解脱。

读这本书,仿佛和一位睿智的老人聊天,亚隆秉承存在主义的理念而不排斥其他流派,处处彰显豁达。在本书中,亚隆先生详尽地讲述了此时此地技术,这使咨询变得真实直接。咨访关系是疗效得以发生的重要基石,亚隆非常重试咨访关系,他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不断落实和检视。他也要面对自己的死亡焦虑,在受到挑战时,他选择保持真实与真诚,在通往真我的路上,他走得坚定而踏实。

之前听说这本书写得非常好,但我读起来受到的触动并不多,可以是因为年龄和经历的原因吧,终究有小小的遗憾,但同时也留给我再次细细研读领悟的机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警方道歉不能没有诚意 近日,内蒙古男子“跨5000里伤人”事件的当事人张嘉伟和他的父亲与广东四会警方在北京见面会谈...
    井冈山豆皮阅读 1,391评论 0 1
  • 2017年2月12日10点(元宵节之后一天) 吾爱BK子,可爱网上闻。 掩卷明意理,落笔涂浪奔。 奆X谦称小,宅心...
    SS柴阅读 3,1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