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在诗歌《有的人》 中写到: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在臧可家眼中,他看中的是人在生中的意义和价值。而生和死是相对的概念,都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事物,是生还是死,不是由人类来决定的。
1
台湾体育主播傅达仁在晚年罹患胰腺癌,痛苦不堪,于是选择在2018年6月7日在瑞士安乐死。近日,他安乐死的视频播放了出来。画面中,这位老先生旁边坐着他的儿子和妻子,
死亡之前,他以一种体面的姿态向家人告别,向这个世界告别,或许,他还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最后的尊严。
安乐死这个概念,如今还没有那么的普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且抗拒的。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选择自杀的方式,来世是不能再生而为人的,他们认为安乐死也是在自杀。其实,选择安乐死,需要勇气和胆量,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面对它的。
2
我身边的一个老人,称呼姥姥吧。八十多岁了,以前的时候还能自己拄着拐杖走路,但突然有一天不能走了,要坐着轮椅了。从坐上轮椅后,身体状况是每况愈下,吃饭都不能自己吃了,需要一个人时刻照顾着。在她身体越来越糟糕的那段时间里,正好我们邻居有一个人因突发性的倒地后,就没有再站起来了,年龄也比我姥姥小三十多岁。在那个人办丧事的时候,我听见我姥姥在嗷嗷大哭。我在想,是不是她认为死亡离她已经不远了,她在害怕死亡。
死亡,是一个严肃的事情。面对死亡,每个人都胆怯。可人从一生下来,就注定了迟早有一天会死亡的,生和死都由不得人来做决定。
3
有一部医疗纪录片——《人间世》,讲述的是真实的故事,真实的生和死。在医院里,有时是真的让人感觉很冷,它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个冰窖,一旦进去了,就冻僵了,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有温度的阳光了。一道手术门,有时候就是生和死的边缘,里面的人和外面的人一门之隔,却再也见不到。
对于罹患癌症的病人,他们要经历百般的痛苦,所以,与其痛苦的活着不如死。看见过痛苦难耐的病人,他们狰狞的面容,扭曲的身体,是让人忘不掉的画面。不仅如此,他们的痛苦还会带着周围人不安的心,周围人看着他们的痛苦,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对他们来说也是另一种折磨。所以,死亡,是一种解脱!
4
《城南花已开》有一段时间在网易云音乐成为头条推送的歌曲,如果你了解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或许你会感动:生对于某些人是遥不可及,他们想拼命抓住生的稻草,却还是要坠入死亡的深谷。音乐中背后的少年一个人告别了这个世界,但他的故事流传在网易云村子里,一传十,十传百。少年说,他最喜欢三月,希望第二年的三月带村里的人看城南花开,可他却走在了二月的路上。城南花已开,花开花落时!
每个人在生的时候请好好的活着,你的生是别人渴望而得不到的;但有的人在选择死亡时,我们也应理解,因为我们没经历他们的生活,不知道他们的痛苦。
生而为人时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