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生来就是读者。读书和吃饭睡觉不一样,不是生存的必需品。所以,才需要有人引领。可一旦爱上了,对一个人而言,它的力量是吃饭睡觉都无法比拟的,甚至可以为了它不吃不睡,不是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吗?
一个人刚出生时,对外界懵懂无知,这时候是引领他的最佳时机,也最省力气最容易成功。渐渐地,在他幼小的心里会觉得读书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无奇却又无可或缺,而且绝不会产生质疑。你见过有人质疑人为什么要吃饭、睡觉吗?没有。而且只要他活着,吃饭睡觉都不会停止,如果读书成为与其并列的第三件事,那就成了!这颗种子种下了,未来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可惜世事无常,许多事情我们常常错过了才明白,但再也回不去了。
没关系,“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这是非洲经济学家Dambisa Moyo的《dead aid》,它是书中的结束语,简洁却发人深省。深层的意义在于,以现在的角度看,种下理想的决心应该在十年前。但以未来的角度看,现在也是"最好的年龄”。读书也是。只要开始,任何时候都不晚。
可是,当孩子每天的时间被沉重的作业所吞噬的所剩无几,当孩子发现看电视、打游戏似乎更有意思,甚至有孩子认为无论干什么都好过读书时,我们还有机会吗?答案是肯定的,有!只是它会很难,更考验你的意志力和决心。
那么,到底该怎么去做呢?我也曾觉得几乎不可能。最先给我启迪的一本书是《朗读手册》。作者吉姆崔利斯在书序里说:“这本书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的。”书的扉页有一段话很醒目——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就是被它所打动,我为女儿的朗读从此开启。改变也在一点点发生着……
后来遇见了爱读书的杨师傅,聊得多了,他热情地为我推荐起书来。我现在手头的这本《书语者——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就是他借给我的。去年冬天就已经读完了,却一直没还,总觉得草草看一遍有些可惜。如果说《朗读手册》更多是写给父母的,那么《书语者》就是写给老师的。作为语文老师,很幸运我看到了它。
这两年,为了推广阅读,同时也是考试所需,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也努力在这方面做了许多。从最早让学生摘抄优美词句到后来写读书笔记,我坚持检查时常点评树立标杆;每学期的读书分享会我认真安排,虽然交给学生主持,但会前出谋划策会后总结点评;上学期,我尝试在早读开辟三五分钟进行“每日一读”,“每周一诗”。
虽然因为考试成绩的缘故,心里时常会忐忑不安,对自己的做法产生质疑,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应该说效果不错——指导学生做了精美的PPT背景,仪式感更强;要求人人上台朗读,逼着所有孩子都动了起来;为每位朗读者拍照发到班级群里,争得更多家长的关注和鼓励,让孩子被认可被关注;那本从前不被重视的《语文阅读》变得炙手可热,孩子们几乎朗读了每一篇文章……也曾很多次结合孩子们的朗读,或指导写好开场白、结束语,或顺势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或提醒仪态、礼貌、微笑,或者就是单纯地鼓掌喝彩,把优点无限放大极力渲染,让他更自信勇敢,让他自我认可……渐渐地,每天早读的这三五分钟成了一道风景,我享受在其中,也有些小小的满足……
今年开学后,“每日一读”因一个孩子的漫长准备而拉开帷幕。17班的一个女孩在去年寒假前就和我约定,谈了她关于“每日一读”的想法,还要我帮她找一些同学们平日认真学习的照片,她要为她的朗读做PPT。一场疫情改变了许多,开学已是暮春时节,这件事那个女孩还记得,假期网课期间她就和我联系过了。忙乱的开学过后,第二周的周一早读,“每日一读”如约而至,她的这次朗读或者说是演讲十分应景,给网课疲惫的孩子们鼓劲打气,正能量满满。我受她启发,也在另一个班如法炮制。一切都是那么完美……随后没几天就是“4.23世界读书日”,我也趁热打铁定了个“4.24班级读书日”。两天的读书分享,亮点不断、发现不少。
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重读《书语者》让我又有了新的思考。阅读分享到底是为了什么?学生真正从中有什么收获?他们真像自己说的那样爱读书吗?有个成绩很优秀的孩子在台上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不爱看书,可是为了考试我不得不读!这也是大多数孩子的心里话吧,这也再次引起了我的反思:看起来我做了那么多,可真正有用的有多少?真正为一个人长远发展考量的又有多少?
重读《书语者》,才发现我错过了很多。我的思考和困惑书中都提到了,只是从前我没有在意,先入为主地认为国情不同,所以只是看看而已。今天,当我带着问题再次打开它时,突然发现它像座熠熠生辉的宝库,珍宝俯拾皆是。也因此,我的做法有了改变:不再要求学生的读书笔记要写多少,甚至有意淡化检查;初见眉目的“每日一读”暂停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室里每个孩子安静地阅读;读什么由自己决定,兴趣为主有意引导,不惟考试名著论;逐一统计每个人的阅读书目,并对其中一些特别的书籍大张旗鼓地进行夸奖;语文课前给出五分钟的倒计时阅读时间;有意在上课前“迟到”几分钟,提醒孩子们“偷时间”去阅读,发现自己生活中更多可利用的碎片时间……
一周下来,虽然还有个别孩子没书可读,但更多的孩子手中有了书,没有任务、减轻压力,相信只有当孩子提起阅读不反感不厌恶时,才能真正看进去,一直看下去……
阅读的种子一旦生根发芽,那它才会渐渐长大,直至枝繁叶茂!当那一天到来时,我们今天在课堂上所汲汲追求的东西,不过是累累硕果中的一星半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