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似曾相识的少年——桑桑
—— 《草房子》书评
还记得那个年少轻狂的你吗?带着与生俱来的小小少年的骄傲,带着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友善;带着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带着对于异性的懵懂——那个在油麻地广阔原野上愉快成长的少年桑桑。
初见,是在你同学秃鹤的故事中,那个桑桑就是桑桑也只是桑桑的少年。在炎热的夏日穿上厚重的棉袄在操场上奔跑玩耍,即使热的浑身是汗依然不肯脱下棉衣的你。那一定是你年少的模样,新奇、探索,想到了就要去尝试,这时的你是活泼、调皮的。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你长大了!因为一个女孩子的出现,她叫做纸月。如纸一般纯白,如月一般皎洁。就这样出现在你的生命中,如同一轮明月升起在黑暗的夜晚,将你小小男子汉骨子中具有的坚韧性激发了出来。你开始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白白的褂子、在初秋的河里洗澡、因为尿床被发现而感到羞愧——这样的你如此懵懂可爱。
小小的你,有着自己独特的骄傲和心事。对于红色大门内住着的邻家少年杜小康,我知道你为什总是感到别扭。因为你们有着同样的优秀和骄傲,同样的好胜心,因为你们两个有着太多的相似。可是,只要相视一笑你便知道对方的深意。我们虽骄傲可我们从不输友善。
我知道,这样的你一定好奇着大人的世界,所以,当你有机会窥探到这样的世界,你激动、紧张、又新奇。你躺在高高的草垛上,想透过阳光知道信中的秘密;你用唾沫拆开信封,却不能抑制自己的心虚;当看到信封上印上了脏脏的手印却又自责无比。我好像看到了少年时的自己。
初见,为何我总觉得我们似曾相识,因为你好像就是年少时的我;是千千万万少年人的合集,是那纯真年代的代言人。
曾经有人在网络上质疑过这样一本儿童文学作品,说它并不适合青少年阅读,有很多内容超越了儿童的认知。可当我们反过来看这个问题,什么是适合儿童的认知?儿童文学一定是简单而易懂的吗?答案很显然。
本书的叙事,围绕着线索性人物桑桑展开,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完整立体富有生活化的。作者没有在作品中捏造出一个没有缺点的“圣人”形象。即便是以曹文轩为原型的少年桑桑依然是不完美的。他任性、活泼、优缺点鲜明,他会哭会笑会嫉妒。可是正是因为如此,人物才是丰满的有血有肉的。
而在内容上,那些看似敏感的,少年异性之间的懵懂和他们对于成人世界的好奇,作者没有隐藏和回避,他就将他们明晃晃的放在章节中,让你去了解。因为那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而美好的情感。当我们用成人的视角衡量时往往就会被我们的主观经验所扭曲。可在孩子的世界里那只是单纯美好的如同纸月的名字一样——洁白如纸,神圣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