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有一段对女儿的形容。大意是每个女孩都如同一颗颗珍珠,成了家之后,珠子还是珠子,但是没有了光泽。年纪再大一些,珠子变成了死鱼眼。
大概贾宝玉是文学作品里,最早的妇女之友了。
他珍视女孩,珍惜女孩,爱他们的胭脂水粉,釵环首饰。他眼里女儿是水,男儿是土,是泥,这世间最美最清亮的东西都为女孩所有。
身为一个已成家,已有娃的女人,我这样的状况在古代已经是妥妥的“中年妇女”了。还好我活在了一个越来越懂得珍惜、尊重女性的时代,我身处的时代、所处的国度、所受的教育和经历的环境,让我还有机会去选择、去爱、去活出自己。虽然身材焦虑、“白幼瘦”的桎梏依然让很多人不得不去迎合,但是至少我们还有说不的权利。
毕业之后来到上海,在这个陌生的国际化大都市生活了已有8年。我渐渐理解了那个“海纳百川”的意义。它的包容,不仅仅在于面子的丰富多彩,更是对于各种选择、各种价值观的包容,在一定程度上,让什么样的人都能很自在、舒服地生活在这里。不论你多少岁,你都可以选择做自己,这是一座城市的魅力之一。
翻看学生时代的照片,忍不住感叹,那时候自己真是好看呐。
二十来岁的年纪,脸上胶原蛋白满满,身材纤瘦,吃多少也不会胖。不会护肤,不会化妆,衣服现在看来也是土土的。但是那种青春逼人的气息隔着久久的岁月,依然传递着美好。
所以,我渐渐能体会,那些美人迟暮的落寞。年轻,确实很美好,可是,我们谁也无法抵御岁月的传送,我们终会抵达自己的30岁,40岁……
30岁生日到来的那天,有多少人是真正欣喜迎接的呢?可是来到了曾以为“老”到不行的年纪,才发现一切不过是细水长流的缓慢进程而已,什么年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年龄的界限限制了自己的热爱、放弃自己曾有的梦,变成了一个完全迎合这个世界的人。人生不过是一个不断体验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美好。结婚、生子,当然会让我们失去部分自我,但是生命会因为他人的介入被渐渐弥补许多缺失的角落。在不断地碰撞、摩擦、融合中,我们变成了如今的形状。
想学、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陪伴孩子成长,学钢琴,捡起多年没练习的书法、国画……这个世界纷繁复杂,而向内探索的欲望也仿佛无止境。希望不论什么时候,生命都会勃勃生机。
希望多年之后,眼神依然明亮。不要让那颗珍珠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