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往事

  我母亲姓苏,是个大户人家的长女,父亲去她家媒窑工作,因而与之结识。

  后来父亲参军,她铁了心跟着去的,可父亲说他已经问过了,部队不要女兵。

  “那我去做后勤”母亲说。

  做后勤就是打下手,洗衣做饭种庄稼之类的,这是母亲的本行,像生活一样的长在她勤劳的双手里。

  到部队去打下手和在家打下手都一样,但在部队,至少还可以天天看见自己深爱的人。

  母亲直到二十年后忆起也从未后悔。

  她是本本分分的女人。

  她最终嫁得自己心爱的人,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什么遗憾。

  父亲和母亲前往车站,母亲一路跟着,就此愿与他海角天涯。

  父亲说:“那你去买些水果吧,等会儿带路上吃。”

  母亲于是去买水果,等她把东西买回来,父亲坐的火车已经停止检票,并缓缓开行了。

  父亲在车窗里向母亲挥手别离,母亲气得直剁脚。

  母亲说父亲就那样欺她骗她瞒她丢她独自一人远走,一二十年过去,她仍旧为此十分的耿耿于怀。

  但耿耿于怀归耿耿于怀,谁让她痴心不改的喜欢他。她花了几年时间酸甜苦辣,望眼欲穿的等着。

  她说:“你父亲呀,穿了军装特别的好看,我虽然心里舍不得,但因为那身帅气的西装,我更加的爱他。”

  母亲的爱是神圣和执着的,因而岁月不负,也开出圆满美丽的花。

  父亲因为文盲,斗大的字也不识一个,退伍回来依旧一无所有。

  母亲亳不嫌弃,户囗在结婚后跟随父亲迁至大山更深处,分得了两份田地,成了实质名归的一个家。

  母亲说她和父亲还有很浪漫的一段,那就是新婚时大山深处太荒,她们就回娘家的小河沟边养鹅。

  父亲依旧穿着洗白的军装,英姿飒爽不减当年。

  他站在清清水河边,长竹杆一扫,鹅群就争先恐后入水,“扑通,扑通”,拼命有声。

  每当他给鹅群喂食时,鹅群“扑噗,扑噗”,抢成生活的美丽画面。

  每天,母亲最开心的事就是去鹅棚里捡蛋,那蛋抓在手里烙在心上,尽管时间相隔一二十年,每每母亲想来,她捡到手心里的鹅蛋依旧是滚烫滚烫的热,那可全都是钱,是好日子,是她的幸福,也是一个女人应得的企愿。

  母亲生我的那会儿,她已经有男孩和女孩子。

  她说那天是在家,正准备吃三四点的少午饭。都说美好的生活是一间屋两个人三餐饭风雨四季,可那会儿,因为生活条件差,饭菜粗糙,要肉沒肉,要油沒油,人们吃进肚里的东西不经饿,所以,一天才有吃五餐的少午饭习惯。

  母亲说她想要个女孩,她说肚子疼,她还沒来得及吃完碗里的东西就赶紧躺回里屋,在那张家里唯一的床去生了我。

  心想事成,好人终得了好报。

  火拢边的姐姐们开心的说:“妈妈生弟弟妹妹了,生弟弟妹妹有鸡蛋,我们快点去,抢她的鸡蛋吃。”

  母亲说:“都是沒良心的。”

  她在那生孩子,几个家伙就在那打算合计她生产才吃得上的几个小鸡蛋,那会儿,生一个孩子的营养也就几个鸡蛋,比金子还贵。

  母亲二十年后忆起往事,她说得那么自然,以至于让听的人都产生一种奇怪的错觉,那就是女人生娃,很轻松简单,跟小便似的。

  虽然后来我脾性刚直,顽劣,但从母亲二十年后忆起的往事,她说,从未后悔生我养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记忆回到八岁那年,那时候他还不是三皇子,只是一个被寄养在尚书府身份不明的孤儿,那时候的他每天受人欺凌,吃不饱穿不暖...
    上岑阅读 2,515评论 3 2
  • 这天晚自修刚下课,圆圆背起书包,径自走向操场,现在的操场只有观众席上一盏微弱的灯,在黑夜的笼罩下,单枪匹马的,...
    愔愔夏木阅读 3,169评论 0 1
  • 司马玉龙当时接这个单子时并没有在意,因为平常他接手的都是些江湖上一些争名夺利的事情,帮派之争向来是斗的你死我...
    7107d12a3e97阅读 2,454评论 0 0
  • 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而且是我们坚守的精神家园,甚至是我们勇往直前的不懈动力。在这...
    郑国永阅读 936评论 0 0
  • 风儿吹过 几片枫叶舞向空中 湖面抖了抖,不动声色 没多久,它可能要结冰了 遗憾夏天没有放肆的扑向它 还有,捞起湖里...
    夫子飘阅读 2,7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