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3

真修三观

文/仁德上人

真正的修行并不是在事相上边转圈圈,而是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在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时,必须要具备三种观心的方式方法:一观动心我是谁,二观动心为什么,三观动心是何果报。

第一是要在起心动念的同时,明了清楚地认知,明明白白地知道是谁在起心动念。这叫认知见性,又叫称性见性随顺觉性。在随顺觉知佛性的同时,进入第二观照把握的过程,也就是明白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谁?是为了谁的利益好处?在这第一观照、第二观照明确没有差错的同时,知道明白清楚透彻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思想行为的应有果报是什么?这就是第三观。

除了以上的三观自心,把握自心、观照自心、控制自心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一心三观,也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心,在一切事情来临的同时达到一心三观的智慧妙用。这个三观即是:空观不着相;假观面对应该面对的一切事情;中观是在面对事事物物一切境界时,要用中道大智慧处理一切自己理应处理的一切事情,让自己的心达到既不着有,更不着空,在空与有之间、在现象与本质之间、在理与事之间、在自与他之间、在凡与圣之间、在性与相之间、在动与静之间、在心与法之间,达到一如不二、理事圆融、出入自在、无粘无缚无脱、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人无我、安然自在。空观,让你不会着相、不会把虚幻的人事物当真的去执着贪恋,让你不会为了虚妄不实的事情产生痛苦与烦恼;假观,让你明白一切的事情皆是缘起性空的幻相假相,勇敢的面对自己应该面对的事情,对一切的事情既不逃避,更不贪恋执着,达到事事不动自己我我我的意思,不动自己我我我的折磨烦恼;中观是在理与事之间、空与有之间、凡与圣之间、真与妄之间的一种般若中道大智慧。这是佛菩萨的一种至高无上的解脱意境,又叫解脱自在的诸佛清净心,又叫平常心。

修学无上的佛道,并没有什么神秘的事情,只是在面对的一切事情时,看清你自己的内心会冒出来多少的我我我?这个我我我冒出来之后,它想干什么,它想达到什么目的,它想得到什么结果?能看清自己的内心会冒出来多少的我我我,就是智慧;能看清自己的内心都是在想什么、动什么、要什么、为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就是一个明白人。这个明白人不会跟着错误的思想意思跑;这个明白人会知道自己应该想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达到什么目的;这个明白人一定会正确地把握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明明白白地知道清楚自己到什么时候起心动念,起心动念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如何的起心动念,动什么样的思想念头?一点也不会糊涂。所以学佛念佛就是要做一个真正的明白人。

每一位修行佛道的菩萨都要认真地反问一下自己的内心,你发愿要成佛做佛,离真正的圆成佛道还有多远呢?你现在的水平、证量、成绩,离圆成佛道还有多远呢?这个你不能不知道呀!一定要明白,你还有多少的习气毛病没有消除干净?还需要多长时间能把你的一切习气毛病消除干净?你进步了多少、退步了多少?升华超越了多少,堕落了多少?你的内心都要明明白白,千万不能自己欺骗自己。只有你真正了解了自己、看清了自己的内心,才能够解决你自己内心的问题。如果不把你内心的问题消除干净,是不可能圆成佛道的。虽然人人皆有佛性,但自我的习气毛病不能扫除干净,不可能见性成佛佛,这是万古永恒不变的真理。只有把你自己八识田里边的我我我执着的毛病彻底消除干净,才能够真正地圆成佛道,佛道就是圆满的人道。

如果没有依止师,全是按照自以为是的我我我,是不可能解脱的。  一般的修行人并没有一个可靠的依止师,完全都是按照自己自我的意思而思想行为,我行我素,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怎么修就怎么修。这样,不但不是真修反而是造业造罪,所以说末法时期亿亿万人修行,难有一人成就,原因就是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有了依止师,你就不能再按自己的意思,都要按照依止师要求的落实做到。依止师所要求的,就是称性妙用身心,决定不能有一个自私自利、自由、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我我我。你只要一动自由自以为是的我我我,就是没有依止、没有听话、没有真修,就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思造业造罪、造生死轮回。这就是有没有依止师、听不听依止师的话、是否按照依止师要求的落实做到,所得之果报是不一样的。你虽然有很多的师父,其他任何的一个师父不可能与依止师相提并论。真修的菩萨必须按照依止师的教导要求落实做到,才能真正的达到没有我我我,而又能称性妙用不出差错。

观心歌

依止上师常常知,依止自我即是魔。

真修看清自己心,依止灵知依止我。

依止灵知成佛道,依止我我即魔道。

自心自知自心明,明白自心空无我。

心空无我常灵知,知道明白我执魔。

自我喜欢我自由,事事为我我出头。

起心动念全为我,我是我对我自由。

真佛无我常灵知,知道明白我我修。

通达缘起本性空,空生妙有我不生。

时时刻刻观自心,无住无着为佛根。

佛根无相常灵知,悲智双运为佛心。

佛心清净不生我,心空无我无执着。

时时看心认灵知,知道明白万法空。

空身空心空无我,心空无我在妙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统理大众者必须要有道德品质,要以德服人 文/仁德上人 一个有道德品质的明白人,一定是具有大智慧与同体大慈大悲的心,...
    仁德上人阅读 3,405评论 1 1
  • 人到无求品自高,要求应当反过来求 文/仁德上人 若能做到时时观自心本空本无一物,观自身是四大假合的幻身幻影、一时幻...
    仁德上人阅读 3,957评论 1 1
  • 解脱道佛道的宗旨是心空无我大慈大悲利众生 文/仁德上人 起心动念不为我,大慈大悲利众生,事事面对不执着,明了空性无...
    仁德上人阅读 3,532评论 1 1
  • 修行佛道要诀 文/仁德上人 性是空的,心是活的,事是假的,相是幻的,我是不存在的,佛是自然的灵知。佛法之根本在见性...
    仁德上人阅读 3,471评论 0 1
  • 害人之心不能有,慈悲之心不能无 文/仁德上人 人心是最最复杂多变的东西,谁也搞不清楚人心会是怎么样转脸多变,出尔反...
    仁德上人阅读 1,618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