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久和亲戚朋友小聚,讨论最多的话题是谁家的孩子小升初考上了北师大育英中学了;谁家的孩子中考考了会有好成绩,能被下关一中录取了;谁家的孩子高考上一本线了。当然还有谁家的孩子又考试失利了。总之话题似乎都离不开分数,离不开孩子的将来能否上一个好大学。
想想就觉得自己好像很没文化,我连大学都没能上过。我出生在农村,从小父母对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好好读书,将来有一份不当农民的工作,所以初中毕业后就上了师范,然后顺理成章当了一名一线教师。真正的大学都没上过,更别说什么名牌大学。九岁的女儿问过我:“妈妈你是什么大学毕业的?”想想我只能告诉她:“我是床头大学毕业的,床头大学也是最有名的大学哦!”大学不过区区四年,一年就学十多门课程,还要为了谈恋爱翘课,认真读的书或许还不超过十本!师范毕业后我自学考完云南大学的新闻学专业课程,虽然没任何基础,只因喜欢,再难我还是将它考完。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这些年,我每年买的书也不低余三十本,而且喜欢堆在床头,每天睡前都在翻看,从不间断。只是喜欢!我觉得读书能使我快乐!
对我来说,床头大学就是最好的大学!我喜欢什么就读什么,不为考试,所以永远不用毕业!只要把心沉浸去,就可以收获别样的快乐。
学生时代迷恋武侠,喜 欢古龙笔下的楚留香,虽然是个盗贼,但是武功变幻莫测,侠义多情,风流倜傥;也喜欢金庸笔下的韦小宝,他呢当然算不上什么大侠,妓院里长大的小滑头,理想就是能开个比丽春院更大的妓院,最拿手的功夫就是见风使舵,可是却歪打正着地混进各个帮派,还成了康熙皇帝身边的红人,他亦正亦邪活得真实、潇洒……我觉得自己从武侠里的收获就是:练好武功,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那时,还喜欢言情小说,总是会看完一部小说后就痴痴地望着窗外,在心底默默念叨:我的爱情怎么还不来?
读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书,使我教育基本功更扎实,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我始终坚信一个有书香的老师才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蔡元培、陶行知、魏书生、于永正、李镇西、王崧舟、尹建莉等中外教育名家的书我才知道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有魅力的老师,我会努力提升自己让领导满意,让学生喜欢。这样,工作对我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读文学经典,可以细腻我的情感,丰富我的智慧。读《红楼梦》喜欢黛玉尖刻的真性情,读《飘》喜欢斯嘉的坚强和对爱的执着,读《围城》理解了每个人生命的困顿于不易,读《摆渡人》知道爱值得穿越所有的疼痛去遇见撩动心灵的那个人……觉得自己在书里仿佛活过几百年,历经不同的人生,我明白我自己所经历的快乐,失意很多人都经历过,我便能做到得之泰然,失之淡然!
读书让我有一颗快乐勇敢的心。就像电影《心灵捕手》中的那个数学天才对一个哈佛大学生所言:20年后你才会懂得,你当初花了几万美元上哈佛学到的知识,和你花1美元去图书馆用心读书学到的知识是一样的。如此这般,那么,我没有因为没上过大学而没文化吧?
有人也许会说:听过大学顶级教授讲课,才能算是上过大学。那么我通过网络,听过太多著名教授上课的视频,有台湾大学讲红楼的,有东北大学讲老子的,有南开大学讲心理学的,有复旦大学讲唐诗宋词的,有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讲公平的……那么我算不算名校毕业呢?
上了名校的不一定就获得了幸福的金钥匙,没上名校的不一定就和幸福失之交臂!读书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只是知道我会一直把我的床头大学读下去,直到我再也翻不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