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以来,“食”这一字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占据了我们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随你去把故纸堆都翻遍,满眼所见的也都是民以食为天。“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或清雅,或粗朴。从皇权贵胄,到贩夫走卒,绵延千年不变的饮食文化里,满满的都是对生命最本真的关爱。
这四方食事,不过都是一碗浓浓的人间烟火。而这烟火里,最有滋味的,莫过于至简至真的清淡心安,不宥于质,不困于形。
“山家清供者,乡居粗茶淡饭之谓也。”林洪在《山家清供》一书中记载了大量以家蔬、野菜、花果等为食材的农家菜做法,菜肴取名往往文雅而富有灵气,如“碧溪羹”、“忘忧齑”、“拨霞供”、“山海兜”。山林之间的一抹炊烟,几道浮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把这种恬淡的意境写进菜谱,再以菜作诗。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远肥腻,甘蔬素,是李渔的美食之道。
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详细记录了当时的菜谱,随园菜讲究选料需严、烹饪需精、原汁原味,清淡精致,口味起伏错落有致,做工精细,色、香、味、形俱佳。书本里的柴米油盐,是生活中的淡雅香醇。
林语堂说,构成人生的往往都是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进退维谷总是少的,收拾旧山河的英雄谈吐也是时代的际遇,我们生活中更多的是“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寻常烟火,平常小事。
春吃茶,夏啖荔,秋临江,待到白雪皑皑把天地都遮遍,围在炉火边,把旧年的雪水煎一壶茶,一饮一啄都是流年。冬日寒冷,最幸福的事大抵是和家人朋友围炉而坐,眼看炉火明灭,嘴中细数过往,凡事种种历历在目。
朱自清曾在《冬天》里写道:提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说父亲常在“小洋锅”里白煮豆腐,熏的漆黑的洋炉子和小洋锅,衬着白白的豆腐。一家人都喜欢这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最温暖的感情的感情莫过于冬日里最简单的一道白水豆腐。
天寒地冻,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都会变得比以往更敏锐。而小小的炉火,就足够温暖一整个冬天。
生活,起落,饱腹,美餐,旧绪,欢愉。我们说,最美不过这一碗人烟火,这一缕至味清欢。
END
故九万里,
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