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无聊,刚复习了李幼斌版的《亮剑》,战争的片段看得我热血沸腾,李云龙的桀骜不羁又看得我捧腹大笑。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任何时候拿来看,都不是过时的。
01
也许,当时的拍摄设备、手法以及道具都不是最先进的,但能把抗战剧拍出家国大义,并且穿插讲述着儿女情长,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
李云龙,赵刚,丁伟,孔捷,和尚,段鹏,张大彪等等,直到过去这么久,这些角色我都历历在目,记得一清二楚。
名场面更是无数,开篇的炮轰坂田,李云龙可谓一炮成名。
而后围剿山崎大队,包括后来经典的vs山本战,那句振聋发聩的“二营长你的意大利炮呢?”都历历在目。
亮剑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正是因为他遵循抗战剧的客观规律,至少剧情真实,表演流畅,根据整个历史的走向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人看了直呼过瘾。
可是最近一部打着亮剑3旗号的抗战剧,《雷霆战将》却着实把我雷了一波,看的我是菊花搔痒,一脸懵逼,满屏大大的问号?
这是神马玩意儿?WTF?
02
看着别墅里的团部,瞬间让我不禁感叹,那时候的战士们生活条件都这么好了吗?
说好的艰苦岁月呢,怎么跟富二代上战场体验生活似的?
还有,能不能不要各个都抹那么多的发胶啊,在惨烈的炮轰造成的巨大的气浪下,竟然纹丝不动。
坚挺,实在是坚挺!
全程看下来,真是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我感觉,那句经典台词应该改一改,要什么意大利炮,“二营长,你的意大利发胶呢?”
各位,这是战场,不是大型战场时装秀!
ok?
男演员那光洁的油头,女演员那干净的连衣裙,在炮火连天的大背景映衬下,着实魔幻的让我哑口无言。
来几张剧照,大家自行感悟↓↓↓
03
终于,人民日报看不下去了,11月15日发文批评:“偶像剧套路用在抗日剧此路不通的”。
至此,制片方再也坐不住了,赶忙发长文回应,“尊重历史也在还原历史”,不过就是对发胶别墅只字不提。
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你要采用艺术手段去还原历史让后世铭记,不忘国耻,出发点是好的。
但我们刚刚在前几年下架了一批又一批的抗日神剧,紧接着雷霆战将又给我们爆了一颗大雷,着实让我等吃瓜爱国群众大吃一鲸。
抗战剧本身有严肃文学的性质,容不得半点儿戏和糊弄,要拍就拍好,要不拍就请尊重这段历史。
不然,真的有一天我们的后人看到这部剧的时候,可就没人给他们解释这个解释那个。
他们会直观地认为,历史就是一群住着别墅,抽着雪茄,抹了发胶的人,轻轻松松就打败了侵略者。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此拍法,简直就是对历史的亵渎,对那些曾经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牺牲的革命先烈的大不敬。
我不禁反问,这样的抗日雷剧,究竟是怎么过审的?
04
11月16日,《雷霆战争》剧组发长文回应网上热议的差评,说瑕不掩瑜,细节(女学生的裙子等)经得起历史考证。
我考证个锤子哦,就这↑↑↑
我是真的有点懵,这种避重就轻含糊其辞的回应方式,更让人觉得无语。
这是打算彻底硬刚到底了?
如果真如他们所说,有所考证。那我想知道,在战场上是否能考究发掘出当年英烈们使用过的发蜡和发胶?
看看是什么品牌的,再来一期史上最强营销,岂不完美?
尊重历史,就是对未来的敬畏。
我们不仅要知道未来几年,自己去到哪,还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文化,是骨子里的基因,永远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抹去。
即便被人遗忘,也不该以这种形式被歪曲,历史就是历史,讲的就是事实。
看不到曾经战争的残酷,怎么才能做好居安思危,保家卫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之巅?
-END-
作者|韩大炮 图片|网络(侵删)
我是韩大炮,一个三观爆破老砖家/思想鸡汤料理师/斜杠脑洞段子手,有点文艺偶尔沙雕,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