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亲爱的宝宝们:(四不四很肉麻呀)
见信佳!
你们有多久没有收到一封手写书信?妖妖从大学以后就再也没收到过了。这是现代信息的便捷之处,同时也有一种缺失的遗憾,我一直觉得手写的文字才是有温度的,因为你可以看到寄信人给你写信时的情绪,不管是一撇一折或是一个标点的停顿,透过文字你可以想象到他(她)在哪里给你写信,你可以从信里揣摩他(她)当时书写时的心情。等信的过程莫过于现在跟你等快递的心情一样,未到之时的翘首以盼,到了之后的欣喜若狂,拆封时的激动若狂。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很久以前,跟朋友分别,我总喜欢面带痛苦酸溜溜的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虽然是打趣一说,可放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时候,或许很多人一别便是一生。
今天心血来潮聊书信,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有共鸣,可能除了80后90之前的,95后就寥寥无几吧。至于为什么聊这个,我想是因为书信在我记忆中占很大的成分吧,不管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书信更像是连接这些关系的纽带。
我从小学便和朋友书信往来,四年级第一次收信,高兴的又蹦又跳。初中时还交了一些笔友,后来慢慢断了来往。初中第一次收到情书,又惊喜又惊奇的想看不敢看。高中和朋友的书信,开始谈理想,谈未来,后来和Stone提起,跟她说她寄给我的信我都还留着,信里还有她写的诗,她都觉得太过娇情。娇情吗,我并未觉得,当年青春正好,你飞我亦扬,那些逝去的书信少年,如今在何方?
小时候,跟着太太(爷爷的妈妈)去村里的邮递员家里收取家信,信是在S城的大爷爷寄来的(太太一生生育了五个孩子,S城的爷爷是长子,依次是大姑婆,我的爷爷,小姑婆,其中还有一个爷爷活到成年便不小心溺亡了,太太每每提及都伤心不已。)S城的爷爷由于当年得以去从军,后来退伍分配至S城,在那成家立业。妖妖小时,电话没有普及,应该说有也是极少数的。小时跟着太太去收信,都是她最开心的时候。回家后每次都是爷爷戴上眼镜给太太念着大爷爷的来信,小时候看不懂大爷爷的字,觉得龙飞凤舞。有次问大爷爷,他才告诉我,以前太太送他去上过私墪,私塾先生教条而古板,念书时摇头晃脑,用毛笔书写。长大后翻箱倒柜,发现以前的很多家信,慢慢能读懂,都是报平安问好之类的平常家话,但字里行间都是温情,那时候的平安便一切为好。
书信连接爱情,多少情爱在书信里达成共识,那个年代有太多人凭书信私定了终身。我家里倒很像母系氏族,因为家里太太是一家之主,里里外外都是她说了算。我妈三姐妹,我妈是老大,他们那代人,都是媒妁之言,婚姻自己做不得主,待到婚龄时,太太便请了媒人,一锤定音的走过一辈子。但是,小姨例外,她是我们家的自由女神,也是唯一 一个冲破封建枷锁自由恋爱的伟大女性。小姨的抗争精神从小时候便显现出来,她上小学时穿衣风格很新潮,穿裙子时里面还穿了长裤,走路时短裙飘飘,长裤打眼。太太见了就说她,一点也不像女孩子,没有章法,穿得阴阳怪气。小姨偏不,依然我的地盘我做主,很多事情偏要和太太对着干。太太出去卖鸡蛋,小姨用圆珠笔给每个鸡蛋写上“坏蛋”,于是太太的蛋倒真成了卖不掉的坏蛋,回来又是被太太一顿臭骂。小姨当年很爱念书,可是家里条件不允许,高中即将毕业,但实在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中断了学业,她怪爷爷的软弱无能,这永远成了她心里的刺。高中肄业之后小姨有一段时间闲赋在家,太太便找了媒人,想给她说媒,小姨就对太太说:你叫媒人进家门,我就拿扫帚把她赶出去。太太不得法,说管不了她,于是说媒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那段时间,小姨似乎经常有信收,她还将邮票收集起来,整齐夹在她的相册里。小姨的字工整简洁,像小楷。收信的小姨像怀春的少女,反正那时候我小,也不懂,收到信有什么可值得高兴。但是又过没多久,小姨便要出嫁了,出嫁的小姨满脸喜色,多年后回忆,我想那表情叫做幸福、、、、、、
后来的后来,我非常执拗的想,我喜欢的男孩要写的一手好字,追我得先写情书,再后来, 就没有后来了。
祝:
美好又健康!
做个好梦!
妖妖
2016年7月24日
手写的才是有温度的,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下面是妖妖手写的,但是由于看的很累,便没有直接放在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