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者,边高中低者;凸者,边低中高者。凹者,看似低下去,实则高出来;凸者,看似凸出者,实则促进者。
——题记
立夏,万物生长,橘色的夕阳从窗户斜透进来,铺洒在我的办公桌上,我收拾桌子准备下班了。这时,一个女孩气冲冲地站在我面前,哭丧着脸跟我说:“老师,我觉得我们班的同学都不喜欢我,都故意针对我,看到她们,我就想发火。在教室我都待不下去了!”
我满脸心疼,温和地说:“哎,要是我,大家都不喜欢我,也很不舒服,可大家为什么不喜欢你,你想过是什么原因吗?”
她愤愤不平揶揄着,脸上燃着怒火。
看着她这张满是怒气的脸,我知道原因了……
我心平气和说:“不急,放松点……”正好看到我桌上有个球,有个盆,我灵机一动,“来,我们玩个游戏,我们来玩接球的游戏,我如果向你扔这个球,你是用盆的凹面接,还是盆的凸面接?”
她不假思索地说“老师,你玩我啊,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傻子都会用凹的这一面接啊。”
“是呀,一般来说,所有的容器,能装物品的、有用的都是凹的。”我继续淡定地说,“这能不能引发了我们的反思,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幸运球放在我们面前,想不想接,就看我们的悟性了。”
她一脸茫然的看着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我紧接着问“你喜欢看我生气的样子?还是微笑的样子?”
“老师,我们都喜欢看你微笑的样子,你一笑起来,整个教室都是亮堂的,好温暖;你一生气,整个教室都布满了阴云,好恐怖。”
“噢,是吗?那我们一起笑一下怎么样?”哈哈,我们毫无顾忌地笑了起来。
我边笑边说:“你笑得好漂亮……”
“是吗,”她的脸红得像桃花,泛起了红晕,转而又有点阴沉了,”老师,我还有一件事好烦,我每天回家听到我妈念我,我就好烦,天天想跟她吵架……”
我停住笑,关切地问她:“您是不是感觉学习一天很累,听到妈妈说你就想发火?”
她说:“是的,基本上是这样,我本来学习一天很累,好想清静一下,结果回到家我妈就抓着我念,气就不打一处来,就想怼回去……”
“哦,你这样的情况,我也曾遇到过,关系弄得可糟了,后来,一个著名的专家告诉我一个方法,彻底改变了我和妈妈的关系,想不想知道这个方法?”
“嗯,特别想,老师,你赶紧告诉我吧!”
“您下次这样回家,想想我们大笑的场景,先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面部表情。如果总是一张苦脸,那你妈妈肯定不高兴,很明显一副不知好歹的行为。你笑一笑试试看……”
她不好意思笑了笑,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齿。
“我喜欢露牙齿这样的你,你要知道‘凸凹’原理,要懂得学会感恩,学会凹下去,学会低头。就像凹着的盆。”
她惊讶地说:“凹进去?低头?”
我说:“是的,不管你回家有多累,遇到么不顺心的事,见到妈妈前都要先整理一下自己的表情,面带笑容地跟妈打招呼说声,妈妈我回来了,然后开心分享你今天的高兴事,你今天回家试下……”
“好吧,谢谢老师”她若有所思回家了。
第二天,这位同学一下课就满面春风地跑来跟我说:“昨天,我回家就高兴对妈说,妈,我回来啦,您今天辛苦啦,我发现妈妈特开心,对我超好,特别爱我,昨天我们聊得可嗨啦,还给我做了好多好吃的,我幸福极了……而且,我发现我们班同学可好啦,可关心我啦,今天晚到一点,都问我怎么晚啦,我好感动啊……”
“是啊,你现在就是一个凹容器,让自己面带笑容,敞开心扉,接受更多的阳光雨露吧。”
哈哈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洋溢在快活的空气里。
教育是一种智慧性的引导艺术,其实一家人没有什么大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我们示弱“凹”了,别人就会变得“凸”出。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教育有一个原则,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孩子就成长了,这便是教育。
“凸”和“凹”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凸凹”两个象形字,让人联想到长城的女墙,女墙的凹处是用来进攻的,可以射出箭;凸处是用来防守的,可以挡住箭。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品性形成具有凹凸互补的特征,也就是说,孩子品性的长城图和我们的教育图恰好相反,是倒模关系,这个品性图构筑的好坏将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
杨澜曾说:“人生并非只有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两个选择,有时候在中间找个水潭停顿一下会更好。”
吴良镛说:“抬头让我们学会如何走,低头让我们学会该向哪里走。”
凹,是深沉,是沉静,是包容,是海纳百川;凸,是激励,是进取,是磨砺,是鞭策。
凹凸有致,相得益彰,还有比这更和谐的图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