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如潮水逆流 唯独心声不息
文 | Grace
2018年的春节去了一趟香港游玩,最大的目的是想带孩子去迪士尼玩,作为老少女还是小少女,一进迪士尼就会为之快乐,但经上海迪士尼一开业,就分流了香港迪士尼不少的游客,前几年香港人对内地人的不友好,加剧了更多内地人选择去上海迪士尼,而不愿选择香港迪士尼。
大家可能早就已经预示到,今天的香港早就不是以往的香港。2018年春节我们行走在香港街头,人行稀少,实体经济一片萧条,有人也许会说因为春节,所以人少也可以理解,但五年前我也是春节期间到访过香港,但那时是相当繁荣,人挤人的场景。现在,只剩下油尖旺那一带“代购”拿货的天堂,其他地方则呈现一片荒凉。
行走在中环的各大奢侈品牌旗舰店,爱马仕的五层楼,全落地玻璃,里面每个包都呈现金光闪闪,但一个人都没有进去,只剩店员在数着路上行人走过来打发无聊。过去,我们都说买奢侈品牌去香港足矣,但现在大陆人转战奢侈品牌早就移到欧美发达国家,那里折扣更多,款式更多,服务意识更强。
这一次,我在香港电视台里听到一条为之震撼的新闻:全球这么多家迪士尼,唯独香港迪士尼是连续三年亏钱,2017年亏了三亿多,比2016年亏损翻了一倍,据说目前香港迪士尼也没办法找出好的办法来扭转迪士尼亏损的现状。另外,香港目前几乎失去吸引欧美游客前来香港游玩的能力,香港旅游局发言人谈到香港对欧美游客具备哪些吸引力呢?难道是迪士尼,海洋公园这些?这些欧美国家一样都有,甚至运营得比香港更好,欧美游客为何要来?所以香港无非成为全球一个中转站,飞去其他国家停留的地方。
2005年开业的香港迪士尼,目前已经迎来了13个年头,从三年前开始就迎来亏损的状况,每年都在加大亏损的数目,我们去香港迪士尼游玩时发现每个项目排队的时间不长,平均只需要排十分钟左右就能玩一个项目,稍微热门的也就排上半个小时就能玩到,游客的不断下降,运营以及项目维护成本在不断增加,这对香港迪士尼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我还发现,香港迪士尼某些项目的外墙已经开始失去一些光彩,对比上海迪士尼的新、大、项目多的优势,香港迪士尼因为亏损而减少修护外墙的成本,这样更让游客的体验感下降,从而让更多人要么选择国内上海迪士尼,要么去更远一些日本迪士尼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香港为何当年拿着一副“好牌”却现在变成了一副“烂牌”?
我想是过度自信与盲目夸大地域优势所造成。在香港过关时每个过关人员都会拿着一个牌对每个女士竖起,牌里写着:是否怀孕。如果有怀孕,很不好意思,要带你去小黑屋里问一会话才能让你过关,据香港规定,怀孕超过28周是禁止入境香港,28周之前也要被问好几个带有歧视性的问题,让游客非常的不愉悦,试问这样的方式,哪个怀孕的女士下一次还会来?反正我是不会再来。
对比它的好兄弟澳门,即使怀孕40周也欢迎你来,只要你愿意来,一切都好说,因为你来了就意味着你愿意过来消费,只要你消费你就是爷。
临走时,香港入境人员问我:“你打算在香港生吗?”
我突然觉得他开了一个很好笑的玩笑:“你开玩笑吗?你觉得可能吗?”
这位入境人员也是心里发虚的循例问一次,他的表情告诉我,我也是不可能在香港生,一个失去一切吸引力的城市,人家为何偷偷要来生?
另外,前几年香港还是拒绝使用国内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坚持消费使用八达通或是信用卡,认为八达通、信用卡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移动消费工具了,就在香港拒绝使用的那几年,国内移动支付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跃成为全球移动支付最发达的国家。目前,我们在香港实体店购物或是用餐,很多店只限使用现金,拒绝一切移动支付,这对游客来说,没有兑换一定的港币,那有可能选择少消费或是不消费的可能。
香港的餐饮优势也逐渐的失去了优势,我们走在中环一间间评价很高的餐厅,其中有我们在广州都已经很熟悉的餐厅品牌:翠华、太兴等,当年还在憧憬着香港茶餐厅美食,其中包括丝袜奶茶、菠萝油、猪扒饭等,现在在广州或是其他城市大街小巷都有,甚至做得比香港更加地道与本土,味道也更好吃。
最后,我们离开香港时,想着留下一张八达通作为纪念,后来一问工作人员,这张八达通有效期是一千天,一千天以后如果不来也就报废了,我问我的家人,三年内你们还来玩吗?每个人都摇摇头,应该三年内不会再来了,我们最后把所有八达通都退掉,换回港币,吃了一碗鱼蛋烧卖,最终离开了香港。
图片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所有。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 排版|编辑:Yoko,身高一五八,假装气场两米八的摩羯小傲娇,嗜猫。插画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