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听了一本书《大汗之国》,忽地想起童年有关搜集粪便的两件趣事,印象特别深刻。
小时候的孩子,普遍是七岁以下,他们都是随便在路边草地大小便的,包括鸡、牛、羊、猪这些家养的牲畜,全部是在外边放养,大小便随地。一是家里没钱盖一个属于它们的窝,人住的房子还总是要担心漏雨呢。二是各家各户都是这么放养过来的。每天出门踩上大便,那是很正常的事,泥路上随处可见屎壳螂的忙碌身影,当然也看到很多它的杰作-圆圆的粪球。每天总有张三到李四家投诉,你家的鸡吃了我家的鸡食,我家的猪啃了你家的树皮,你家的羊吃了我爱的麦苗,我家的牛啃了你家的树叶,反正每天鸡鸣狗吠,羊咩牛哞,不消停。在这个大环境下,父亲每天早上出去捡供用来拉到田地里做肥料。早上天朦朦亮,父亲担着两个荆篮出门,过一两个钟天大亮时,父亲回来两篮子的粪都是满满当当的,父亲脸上的汗也是密密麻麻的。父亲和我们一起坐下来吃早餐,吃早餐后就去田地里施肥了。这时出门去上学,保证踩不到粪便,放学 后就要中彩了。有个别情况,母亲煮好早餐,向门外张望,还自言自语地:“这粪咋还不回来?”这时,我就自觉地出门到巷子里,来回走动,大声呼喊父亲。清晨的小巷,粪便被父亲收拾得干净利落,各家各户的早餐香,朝霞的光弥漫天空,香甜,宁静,和美,让人痴 痴 地呆住。父亲一句“粪来了”打破了宁静,让我又忍不住哑然失笑,连老妈都咧着嘴笑了,全家人都忍 不住笑了,这其中的氛围也只有在当时才别有滋味。
这一件趣事,关于粪便,来自于童年的清晨。另外一件趣事是上小学那会儿,那会儿各家各户生活条件好些,父亲也就在搜集粪便上面失业了。 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孙老师,上课时点评我写的家,说是像抬粪筐。我们刚学习过《不懂就要问》这一课,我当时就站起来问:“老师,什么是抬粪筐?”孙老师扶了扶了眼镜,清清嗓门,沉思了一会儿,说:“回去问你父母就知道了。”我猜 想,老师当时肯定使劲憋住笑。当我回到家问父亲:“什么是抬粪筐?”父亲还没回答,母亲听见了就哈哈 大笑起来,我一脸迷惑,还一本正经地拿出写字本给父亲看,父亲说:“抬粪筐是过去生产队用来抬粪便的大筐,四四方方的,抬粪时装得满满的,冒尖了都。你写的这个字吧,冒出了这个方块格,太大了,四边都冒出来了,像不像抬粪筐冒尖呀?”我听了恍然大悟,这回轮到我哈哈大笑了,先前还以为写的字太丑,谐音臭 ,和粪的臭扯上关系,那一刻心里才释然。这是第二件趣事,关于粪,来自于一堂书写课。
孙老师已经不在了,前天打电话父亲母亲还记得搜集粪便的事,却不记得书写和抬粪筐年上关系的事。而我更想不到,一本历史书中的搜集粪便,竟回忆想一些童年的粪事,有趣有料,是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