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计你对我肯定很失望,不过我什么也不想说,就当这是逼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一种方法吧。若不然,总是充满幻想,又怎能长大呢?习惯情感上依赖人是我最大的缺点,所以外在形式上的决绝至少可以帮我逃脱依赖。
收拾到现在,拿出老爸亲手帮我做的蚕丝被,今晚却不用盖了,只差出汗了,浑身都是能量,此时此刻睡不着。翻看了个别朋友的朋友圈,习惯性地翻看关闭,等这一系列动作完成,开始分析试卷。
今天去参加试卷会议,新义中学的糕点真的很好吃,我一口气全吃光了,可惜的是没有记住名字。年级主任是绣湖初中退休的领导,很是谦逊,简单的介绍之后,直入主题,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分配任务,在12月1日之前组卷完成。恰好,今天晚上的任务也是做一份试卷,那我就简单地分析一下这次试卷吧。
150分的试卷,基础部分大概存在以下问题:一、考察的范围结构分配不均衡。在这次的考察集中在第一单元的三篇课文中,四个字有三篇是第一单元的,且都是左右结构,并且对学生的易错点把握不够准确,如对“锐不可当”这个词的考察,考察的是学生小学阶段要掌握的的“锐”字。再如对诗词的考察,总共八个题目两句诗经典诵读上的,三篇文章三句,课本上的五首诗考了三首,难能可贵的是考察不偏不倚,难易适中。文言文的考察适中,对名著的考察比较不错,考察的范围比较广形式多样,如细节问题的考察,给出相貌猜人物,排列顺序,选择题。名著题目是可以创新的题目,还有什么形式可以考察的更全面,而且学生必须是阅读过之后才能做对的呢?有些还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
对于课内文章的考察只用了五分,学生能够较快的完成,相对于以往的试卷来说,就如同是附加的这道题。现代文阅读写了一篇铁凝的《自白》,这一篇是散文,给人一种感觉,读过之后心里有话说不出,我本能的感觉要想达到这种效果,非散文莫属。
听老陶说所有的题目网上都有答案,昨天肯定的一点不是原创的,其次现在这篇散文还是蛮有眼光的,太浅显直白不行;太深奥脱离学生生活也是不行;这篇散文最重要的是通过一件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未完待序。。
晚上近一点睡,早上五点醒,是该做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