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101休学营的课,了解到孩子复学前要怎么给孩子助力,复学中出现反复如何引领沟通。最大的收获是:孩子依然会面对困难的压力和困难,引导者的水平很重要,不知不觉中帮助孩子明确目标,建立信心,明确行动方向,同时也正视困难,预设没有想到的困难,不过于理想化。
我自己的思考是:当我们父母通过学习能够接纳孩子,回到孩子出生时的期待,只要孩子健康的就好,但很明显这是不够的,可能对当下的我们来说够了,但对孩子来说不够,因为他也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和对自己的认知,他不可能只活在我们的评价认可中,他始终要面对社会走向社会,接受社会的评价体系。
所以我们已经做到了接纳孩子,孩子能否回到学校不是重点,帮助孩子接纳自己更清晰的认识自己是要做的事情,明确接下来的方向,想回学校,好的预设困难,一起想方法,把目标预期定到合理的范围内,有位老师分享的特别智慧,孩子说只剩下100天,以现在的进步速度考上985根本不可能,妈妈没有直接降低孩子目标理想,只是说100天不够,那四年够不够考上985研究生,一下子就把时空拉大了,孩子说一年就够,那回到当下100天完全够考上本科,孩子一下子觉得有希望了。
最终我们还是要把孩子的预期拉回到自己能力所及,让他相信自己真的可以通过努力做到,接纳现状,才能持续努力。这个过程也是帮助孩子建立内心平衡的一个过程,清晰自我认知过程。
总之,帮助孩子也需要两条腿走路,一边是父母的接纳,一边是帮助他接纳自己。我们所有人的情绪其实都来自一些矛盾,比如预期与现实不符,所求与所得不符,都要学会清晰的回到当下,重新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