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想约个朋友出来坐坐,恰巧手机没电。想想老哥手机里也加了那个朋友,便去找老哥要手机。点开微信,猜我发现了什么
他置顶的聊天窗口,备注是个不可言语的昵称。
肾上腺素,荷尔蒙分泌,实在好奇心的十足,于是点了进去,没想到空空如也。我满脑子怀疑地问他“你怎么没有聊天记录呀?”
老哥自信十足地回答
“只要我和谁聊天,不聊了,聊完了,我就会把她们的聊天记录全删了。感觉要是不删干净我心里痒痒的很不舒服,删了之后就觉得自己的微信很干净,我空间是这样,朋友圈是这些,啥都是空的,还纠结个啥。”
聊天记录的存在亦好亦坏,好的是你可以知道很久之前自己多么的单纯,坏的是你能对比的出来这几年自己变了多少。不需要什么形容词修饰,它自然会按时间将你最本真的样子记录下来。
看过这么一句话:最难过的事,忍着心痛删掉和你的几百M聊天记录,只因为我是16G用户。
有几个同学是高中认识的,高三快结束那会建了个微信群,有的已经出来工作了,有个还在复读,也有几个跟我一样读大学的。我们无话不谈,平常相互喊一声,就可以出来吃肉喝酒。有话我们一般都在夜宵桌上讲,不常在微信上腻歪。可如果大家都有空的话,也会视频上个把小时。大家很少打字,常常都是按住说话,或是发小视频,所以查找记录时往往都是一排录音消息,一排视频。一群人的聊天记录不夸张的说从认识到现在都可以出一本书了。你来我往,你抛出的梗我能够稳稳地接住,你甩来的表情包我默默收藏。
后来这几位高中时的玩伴,好像一个月才联系一次,朋友圈也很少评论或点赞,甚至,只能到了特定的时刻才会记起。不过,很奇特的是,几个月后重聚,我觉得好像彼此还没走远。
生活真是奇怪,通过各样稀奇古怪的方式,安排你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成为了一生都没办法忘怀的好朋友,有的成为了擦肩而过的路人,有的,聊过几句话之后便再也记不起名字。
记得刚开学的时候报了个轮滑社,起初对轮滑懵懵懂懂。跟很多社团一样,刚开始集训时一大帮人,渐渐的,不同的人忙不同的事,玩轮滑的人也慢慢变少了。有次玩轮滑遇见两个练花式,我们谈天说地,聊得不亦乐乎。为了方便找得到人一起轮滑,我们三人建了个轮滑群。后来,一人拉一人,群也热闹啦起来。前些天清明节放假,群里刷起一场风,内容是广东各个位置共享 ……“回家路上,广州塔各个角落的风光,回校路上。”而这个群算我的第二大容量的聊天记录吧。
手机充了电重新开机后,微信可以直接打开。反正没事干,我点开老爸的窗口,往上翻,从第一条消息看起。
我突然想起三个月前,老爸给我发过文章。一天三四条,内容都是某某大学生因为怎样就出事了,或者《绿豆才是治脊椎的灵丹妙药》的养生文之类。他满心热忱地把一些好东西发给我,而我也只是一点上几条看看而已,我觉得这些太幼稚太无聊了,如今要是让我去想老爸究竟发过什么,大脑也是一片空白。
一年前,老爸给我发了第一条微信,只有两个字,叫的是我小名。那是在过年的时候,我教他玩微信,教他打字,他在窗口折腾了七八分钟,才打出我的名字。还是我帮他点的发送。
想想以前教老爸用触屏手机的时候:如果是手机铃声小了,就按侧面有“+”字标志的那个键,多按几次铃声就大了。如果是手机字变小了,肯定是动了哪里,不过不要紧,你点桌面上的设置,然后……
第二条消息是在今年二月末。那时候我已经离开家,出来上学。内容依然是我的小名。距离我教他发第一条消息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他竟然没有打错,实在难得!当时我给他回了一个大笑脸附加哈哈哈哈。
第三条和第四条发的都是语音。内容都是老爸看了我朋友圈然后问我是不是又去哪玩了。
后来发的消息又变成简短的文字消息了。比如“吃饭没”,“睡了?”不管生活塞得再满,不管日子过得怎么样,请留点空间给家人。可能他们在你这里已经排不上号了,但你在爸妈的世界里,永远是第一位的!
不知道你是否遇见过这么一个人
一个表情,只有你们读懂背后的剧情。一行行文字,一段段语音,一张张图片,一条条视频记录,有执手见众生的许诺,有一起早起的约定,有任性小脾气的释放,有逗逼打嘴炮的欢乐。
嘿嘿,那现在这个人怎么样了
如果爱还存在,就努力勇敢去续写它。你们有曾经,有回忆,剧情不会断篇,聊天记录也越积越厚,加油让它陪你们走的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