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作家新身份标签:能够把互联网当作土地来耕种,而非当成农贸市场来售卖

时不时写篇文字,将转瞬即逝的思想灵感抓住

2019/1/4/星期四,天气寒冷


前面写了篇《简书PK微博》的文字,一直没怎么在全网发布,只是小范围地给文友们阅读,近万字的长文能够静得下心来读一遍的基本上都可以算是,文化自觉性未泯的文学爱好/写作者了。在评论留言区里与一些热心的友友们互动之后,发现我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显然是脑洞开得有点大,不少人一下子还反应不过来,尤其是对“网络文学”这个概念。因为受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和即将逝去的第二个十年里,一大批出版商、书商、媒体以及各种文学创作发布阅读网站平台的错误操作过度炒作,以及接受共建网络文化进程中的80后青春派作家、网络写手们自身的不成熟,透支掉了不少这种文学创作书写方式的生命力后劲,坏了形象毁了内涵,甚至于都直接将网络文学与脏乱差呆笨傻划上了等号。

这实在是一个大大的Wrong,其实,网络文学创作是一种胜过人类到目前为止任何一个时代里,所采用过的任何一种创作书写方式,这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文字具体量化记录和表现形式。

写作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01  历史上众人参与的文学创作

人生是孤独的,写作是作者一个人孤独的旅行。这个几乎是当代中国文坛达成的一致共识,几乎没有什么人去质疑过它。

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其实这种观念是偏狭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站在社会的宏观层面),写作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乃至全世界的事情——是人类大规模协同作业的产物!

这个就好比是一个等于号的左右两边,左边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右边是在一个公式下的抽象。问题就出在这个公式里,是这个公式抽象出写作是一个人完成的事情。还原写作的本来面貌,写作是一件由众人共同参与和发生的规模化协同作业,参与的人越多作品的质量就越高。下面以小说这种大含量的文学样式为主体展开阐述,诗歌、散文、论文,以及各种工具原理方法类作品也是同理。

我们把时间倒退到两千年前甚至更长时间,看中国的万经之首《易经》。众所周知,《易经》是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手里编撰成书,分易经和易传两部分,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是,《易经》并不是孔子一个人闭关修练独自创作出来的,而是远从上古的伏羲八卦,再到中古的连山、归藏易,再到近古的周易,然后才是孔子和他的一帮弟子们共同汇总,编辑成书。这个创作过程历时上下数千年,参与创作的人数多得根本数不过来,然后才有了这本中国文化起源性的千古名著。《易经》虽然全篇都是文言文,惜字如金,但是书中内容生动鲜活饱含智慧,启迪着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

司马迁的《史记》也是这样的。司马迁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史官,因为家族关系他有着得天独厚的记录历史和见证历史的机会。整部《史记》的编撰,上至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下至西汉武帝时期的史料,穿越近万年时空,浩荡恢宏,“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哪是司马迁一个人能想像创作得出来的?他是用自已独特而高明的手法,组织和调动了几乎是所有的古人、近人和今人到达现场参与和创作了《史记》的全部内容,自已还直接参与了历史(比如名将李陵的战败降匈奴事件,他挺身而出为其辩护而遭宫刑),这就是史料真实的可贵之处。

再来看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还有《山海经》等,都不是作者独自编造出来的,而是从民间采集来的神怪传奇故事,转换成了文字形式流传后世。

再来看看中国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谁都知道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是从宋代说书人的脚本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水浒传》的施耐庵就是将北宋末年发生的梁山泊宋江等三十六个好汉杀富济贫的英雄故事,经过三百多年由无数说书人和看官的不断再创作,然后再到他手里汇总编撰成书的,由三十六个人物扩展到了一百单八将,书中的人物故事精彩纷呈脍炙人口,至今读来没有人不说痛快的!想达到这么高的艺术效果,又岂是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凭空虾想能做得到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的创作成书与《水浒传》如出一辙,无须赘述。

到了《红楼梦》却发生了一个拐点。

02  从众人协同到独立完成的范式转换

“范式”概念是科技哲学里的一个重要理论,由美国科技思想家库恩提出。范式,就是一个共同体成员共享的信仰、价值、行为方式。

每一次科技的进步,从哥白尼、牛顿到爱因斯坦,本质上不仅仅是具体结论的刷新,而是一次范式的转换。这里面包含科学文化的增进,还有一全套价值观方法论的变革。

文学创作范式转换,这个拐点的出现也不算突兀,是文化的分布与传播效率提升下的必然结果——活字印刷术在文学出版发行中的广泛运用,将书籍从手抄本时代升级到手动印刷时代。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活字印刷术是宋代的毕昇发明的,经历了宋金辽元几个朝代的技术革新,到了明代已臻完善。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完成了统一,整体社会经济较为稳定繁荣的两个朝代,鼎盛时总人囗数量一度达到了4.5亿之巨(也就是影视剧里我们常听到那些“五四”运动青年学生高喊的,我泱泱大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中华儿女)。在一个社会整体环境趋于稳定的太平盛世里,各种物质供应的充足,人们的精神食粮需求便成为下一个供需旺盛的广阔市场。为了满足这个汹涌而来的文化消费大浪潮,做为供应链主要载体的出版局、书商、印刷工场,以及一大批无意于科举(或者连考多次考不上认了)的书生文人,便积极着手开发和提供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明明故事发生背景是在魏晋三国和唐宋,却偏偏要成书于明朝的原因,其实就是市场需求与科技进步相结合的结果嘛!

那么,为嘛会出现《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现实煮义巅峰之作涅,还把写作本是由众人参与的协同作业,一下子拉入到写作是写作者一个人的孤独驴程?

用市场营销学的专业术语来解释,就是供不应求了啊。到了明代以后,社会文化消费浪潮如钱塘江潮水似的漫堤涌来,说书艺人的那点脚本一下子哪里供应得了如此庞大的阅读需求?再像说书艺人脚本那样一个脚本远从故事发生的年代开始,由说书人和看官一起参与创作,逐步迭代,历时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三四百年,这个时间成本太高,组织动员效率也差,根本满足不了当下迫在眉睫的市场需求。一种更快捷高效的创作生产方式呼之而出,那就是作者重起炉灶,将自己身边发生过、听说过的,或者干脆完全架空无中生有的故事做为创作源泉,进行独立创作。《金瓶梅》、《九尾狐》、《歧路灯》、《海上花列传》、《镜花缘》,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创作的一大批作品,再到现当代主流的严肃纯文学,几乎都是这种快捷高效创作写作模式的产物。《红楼梦》无疑是这种独立创作模式在中国公认的醉巅峰成就,后世的作品也几乎都是以它为标杆展开的,So,它即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创作范式发生根本性转换的一个拐点。

这种完全由作者一个人独立创作的写作模式,因为倾向于个人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表达,所以带着很强的个人色彩,极其容易走入孤立封闭状态,趋向于个人理想煮义。《红楼梦》虽然名气响,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读下去很辛苦。曹雪芹在写作时过于倾向自我,只有与他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和性格特点相近相似相同者,才可能产生心灵碰撞,引发共鸣。基本上你能把这本大部头耐心通读一遍,都可以证明你与雪芹蜀黍是同一性格色彩的人(《红楼梦》是众多让我读了只想撞墙的书籍之一)。后来形成的“红学”也基本上是由这么一群人组成的。也正是曹爷爷的这种个人倾向,后续者们都跟着他有样学样,学到最后干脆就把自已关在书房里“闭门造车”,“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这种闭观修练式的创作生产,虽然可以避开干扰专心码字,提高产出效率,但是长期处于信息孤岛,对受众的需求都是建立在假设和泛指的基础上,信息对称性很差。So,作品问世后读者的阅读体验较为糟糕,只能获得小众受众支持。

03  “开放”与“封闭”的中间部分

But,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有一位姓蒲名松龄的私塾先桑在众人协同与个体作业之间找到了一种过渡缓冲策略。

蒲先桑对科举没兴趣(参加过几次乡试没中过),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乡村小学教育事业和对民间文化的抢救性釆集整理中。他觉得走曹雪芹那条路线似乎有些不妥,便独创了一条第三方折中路线,教书之余,在炎炎夏日里,在自家门囗搭起一个遮凉棚,煮上一锅绿豆汤,免费给过往的路人喝,但有一个小条件,那就是喝一碗汤要给他讲一个故事。故事人人有,还能换绿豆汤喝当然划算。蒲先桑就是这样不断地从民间采集故事做为创作素材,最后汇总编撰出闻名至今的《聊斋志异》。

蒲先桑的这条第三方折中路线,其实就是在说书艺人脚本的众人创作时间成本过高效率过低,与作者完全独立封闭式创作的信息孤岛之间,寻找到了“开”与“封”的中间部分。这种独特创作法门,被后来的杂志期刊继承与发展,最著名的当属全国畅量冠军《故事会》。

杂志期刊的销量总是大于单本书籍,恰恰就是前者内容是集众人智慧,更具多样性,而后者仅仅是一人之力过于单一化。

网络文化共建进程中的文学尝试

01  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

本世纪初前后,以及随后的第一个十年和即将逝去的第二个十年,在接受共建网络文化进程过程中,80后“青春文学”作家、网络写手们都在使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前仆后续,不断做着对文学创作的创新尝试与试错实验。

网络文学的初期尝鲜写作者们,由于年龄偏小生活经验不足,文化修养程度不够,对互联网技术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写出来的作品在生命体验思想反思上普遍缺乏深度,毁誉参半诟病极多。但是,这股青春之风却对沉闷的主流文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我们来看看这批网络文学创作的先驱者们,一路走来的Footprint是怎样滴。

远溯到新世纪前后,第一部成名的网络小说是“扁担抬水两头弯”台湾仔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故事很简单,就是讲他通过社交软件泡到妞的那点事情。痞子蔡这一火,立即刺激了一大批文学青年和写作爱好者,纷纷将自已锁在箱子底积了好多年的稿件输入电脑,拷贝复制到文学网站平台上。各种文学发布网站平台也随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榕树下、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红袖添香等都是为供应文学作品发布与阅读市场需求而出现的。安妮宝贝等一批早期的网络作者随之窜红,进入公众视野。

At this time,出版社、书商们看到了文化市场的机会苗头,以《萌芽》杂志牵头在大中专院校学生中举办起“新概念作文大赛”,几届大赛赛下来硬生生地捧红起了一批80后青春文学作家,抢占了绝大多数的青少年阅读群体。按理来说,文化产业商们对在网络技术助力下忽然涌出的市场需求也算是做出了不错的应对策略,并且在初期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可是,后来咋地就整着整着落下一身骂名归于沉寂了涅?

This problem,我跟许多一直密切关注网络文学(特别是对本世纪前后文坛变幻)动向的评论家们做过一些讨论,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写作者们急功近利虚荣心过强,不注重文化修养和知识沉甸,以及人生经验浅薄,然后是过早进入商品市场化运作等。这些对原因的总结,基本上是围绕生产端与营销端两个端囗进行的剖析研究,但是忽略了对消费端的需求体验分析。

生产端与营销端的剖析是建立在假设与泛指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就像是大工业生产模式下的传统企业生产产品和推销产品,先是制造一个概念然后将它炒火,接着就是卖卖卖模式进行曲。这种通过营销炒作,裹挟用户的参与的法子,虽然能够推出一个供销两旺的盛况,但是这种盛况是虚假的繁荣是短暂的,随着用户第一次围观拔草式的尝鲜过后,糟糕的使用体验,直接断送掉产品的生命力。在网络文化共建进程中窜红的这一批80后青春派作家,几乎就像是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然后按照推销产品的营销模式,通过这个发布会那个节目大赛,爆炒噱头,把绝大多数喜爱围观尝鲜的青少年读者吸引了进来,不明就里地被商家割了韭菜掳了羊毛。后来,文学评论家们用“娱乐化”、“时尚化”、“流行化”、“平面化”来形容新千年文学,还要在这几个词语上打上双引号,就是对出版社、书商联手作者搞的这种“新概念”割韭菜运动的愤慨!声势浩大的宣传与实际阅读体验,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别,一是因为文化产业商们的过度营销拉高了读者的期望值,二是因为写作者的虚荣心作祟以及经不住商业利益诱惑,缺乏自觉性,宁愿被人当吊线傀儡操作也要将自已赶鸭子上架。而会出现这种尴尬,根源还在于对读者的信息不对称,每一次出书营销都是一场搏弈,中则喜不中则悲。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人的浮沉起落几乎就是在这条逻辑线上跳动的具体表现形式。

02  网络写手的“类型写作”

80后“青春文学”的作家们归于沉寂后,以网络空间为载体的网络写手们登上了文学舞台。网络写手们的阵地主要集中在起点中文网、榕树下、逐浪、17K、幻剑书盟、纵横中文等,名目繁多的小说连载发布阅读网站平台。

这些早期的文学类综合网站平台,对于如何办好网站为文学助力也没有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坎坷曲折。拉广告搭游戏链接,再加上付费阅读组成的盈利模式,令他们在资金上时常抓襟见肘入不敷出,为了吸住和留住读者,对签约入驻的网络写手们普遍采用鼓励守“树桩”的办法,激励写手们保持持续的巨额日更,甚至暗示和默许写手们朝着满足受众感官欲望的血腥暴力,或者岛国动作片的文字版道路上走。那几个至今令不少网络文学写作者神往的天神级人物,唐家三少、天蚕土豆等,日更万字十几年不断更,还发明了一套流水线式文字操作生产技术,几乎就是靠守“树桩”式的守株待兔(可以点击简书PK微博,守株待兔模式阅读)熬出来的。这一时期网络写手们的写作目的是守“树桩”,极尽投合读者的感官刺激所好,又都是一味地单向输出,一个连载在网上发个一年半载甚至几年下来,动则一两百万八九百万上千万字,会是堪称杰作或是史诗巨作吗?连社会道德、人类文明责任都放弃掉了,当然不可能与这些美誉沾得上边了。评论家们给这些网络写手“生产”出来的作品取了一个十分专业化的名字,叫“类型化写作”(在网络写手群内习惯于将自已的文字叫作“小白文”,而“小白文”之外的文字则叫作“文青文”)。显然,网络写手们的“类型化写作”较之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糟糕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03  生长型写作试验

一些边缘写作者中的有识之士也意识到这么Handle不妥,便在天涯论坛上做生长型写作试验。最著名的就是一个叫当年明月的明史研究员,在研究所里搞了几十年的历史研究也没搞出什么名堂来,十分憋屈,就想着是不是可以在网上跟大家商量下怎样讲历史大家会爱听些。于是,他在天涯上开了个贴子,这就是《明朝那些事儿》最初的开头。

当年明月将正儿八经的明史放到网上这么个玩法很有趣,许多网友都来到他的贴子上跟他调侃互动。他也不忌讳,一边跟粉丝们天马行空地调侃聊天,一边在这些粉丝的信息反馈基础上,写出后面的内容更新,这样《明朝那些事儿》就像是一颗种子一样在网上一点点地生长起来。等到《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完结成型,你会发现这本历史类读物在趣味性可阅读性思想性等方面都非同小可,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阅读口味,读过之后大叫痛快!付梓印刷出版,变成纸质书,书内的幽默插画、风趣配图、知识点介绍,无不透出人文关怀与思想火花,被列为读客系列中十大公务员必读之书。明史能在这么多企业家口中做为管理企业的参照经验,与当年明月独创的《明朝那些事儿》的创作手法是分不开的。当年明月的这种生长型创作手法,其实就是运用网络技术高效组织和调动众人参与创作的现实版典型成功案例。后面在天涯窜红的天下霸唱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等都或多或少借鉴了《明朝那些事儿》的创作经验和手法。

跨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手机应用开始大量转移PC端的网站流量,一批新开发的文艺创作类APP迅速抬头。首先是微信公众号直接把微博上的大咖们给搞了个大搬家,没几年后又开始流量分层,出现了比如简书、美篇、知乎、360图书馆等文字创作类细分应用,比如动漫、快看漫画、漫画投稿等动漫流小说类细分应用,比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类细分应用,比如喜马拉雅、荔枝等音频类细分应用等。这些应用我都在做长期的观察,到现在为止,无论基于用户层面还是基于平台层面,在创作与鼓励创作上都未能很好地拜脱信息孤岛、单向输出思维。尤其是在人文关怀意识上很差,可以从他们对待粉丝的态度上看出来。在这些人的思维中粉丝数量永远是他们牛掰的资本,是他们影响力的象征,粉丝的存在在于他们只希望是接收器,主动地接收他们推送的信息,将他们群星拱月;而他们对于粉丝的生活状态、产生信息毫无兴趣,也不认为有丝毫价值——这也就是我在“简书PK微博”一文中提到的陈腐思维之一的“大咖牛掰范儿”模式。

互联网是一块可耕种土地

互联网是一块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而不是用来摆摊贩卖的农贸市场。

而互联网思维也不是别的,其实它就是一种高效率的工作方法,一种拥抱变化的开放心态。或者也可以进一步具体为价值思维与用户思维。

01  网络文学将是文学的新设定

人类文明从有机能源时代进入到非有机能源时代,经历了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煤碳、蒸汽机技术为技术代表,以火车、平版印刷术为时代特征,引发了一次经济文化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石油、内燃机技术为技术代表,以汽车、电信技术为时代特征,引发了一次更新的经济文化变革。这两次工业革命我们称之为化石能源时代。第三工业技术革命就是我们当下正在进行的,以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信息智能化革命。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见这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速度非常快速,在短短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借助机器的力量,不断延伸自身身体感知器官对外部事物的掌控力。思维模式、生存需求、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回到文学创作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空间载体,将写作者们的作品书写方式从纸张誉写转移到了键盘码字,将写作者们的作品发表传播方式从报刊杂志转移到了网络空间载体。因为有了互联网技术的助力,写作者们在固定模式下的码字效率、展示状态都得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但是,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与之相配套的创作思维模型、文化产业转换变现形式,以及整个网络文学生态环境,都未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你别说我是搞严肃纯文学的,有国养期刊的保障,网络跟我木有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底层构建起万物互联互通的世界——网络文学将会是文学的新设定文坛的主阵地!

当下网络文学的创作创新首先要突破的是旧有思维模型,正确认识互联网技术在文学创作上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在此认识上做大胆的创新试错。然后,文化产业的转换变现形式,要从现有的对文学作品的落后变现方式中突破出来,比如书刊、影视、游戏、付费、打赏,以及广告,都要暂时搁置,要从作品创作的底层开始寻找和开拓出新的盈利模式。然后才是整个文学生态环境的改善。

文学的出现,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文明成果。

文学的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原动力之一,是人类坚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是人们筑就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是人们表达理想追求的具体表现形式!人们因为有理想的追求,所以批判现实,同时,又因为想让现实变得更美好,所以不断追求理想。

每一个人都想成长为理想的自已,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自已的文学。

02  网络文学底层逻辑的构建

新生代文学创作创新突破旧有思维的第一步,也是底层思维逻辑的构建,就是要学习现在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一样,把互联网当作一块可耕种的土地来耕耘播种,而不是像传统企业那样只是把互联网当成农贸市场,拿着自已的不对路的产品在上面叫卖。当然,这样的突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定是前途光明而道路曲折的,就如同一个个此起彼伏的互联网公司创业一样,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前面提到的当年明月在天涯论坛上做过的生长型创作试验,其实就是网络文学先驱们在将互联网当作土地来耕种的尝试。

当年明月、天下霸唱等人的这种在网上广泛吸引读者参与,充份听取粉丝信息反馈,让作品的章节在迭代中一点点生长的创作手法,最后积沙成塔细流成海,完成了作品的成型。众人参与,群体集智,令作品最终成书后的质量水平影响效果都十分给力。但是,他们的这种尝试后来又如昙花一现一样,除了成名的那几部作品之外,后面的几次努力却又完全再难重现当年的盛况,归于沉寂。其中,一直试图重振雄风的是当年凭着《东北往事:黑道风云二十年》一贴名声鹊起、“内蒙古三杰”之一的孔二狗,后来又在《东北往事:黑道风云二十年》的基础上推出了2、3、4、5等几个续集,反应寥寥,时间流逝,移动互联网兴起,也随着天涯社区的流量被创作类手机应用的分流,而归于寂寞。是生长型创作试验失败了吗?还是互联网是一块贫脊的土地不适合耕种?

我们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视角,来看待文学先驱们在天涯上的试验,他们的这些努力显然是乏善可陈后劲不足的。如果把互联网当作是一块尚未如何开垦的处女地,那么,当年明月、孔二狗们的创新试错实验,只能算是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了一下而已,虽然也收获了点粮食。他们的生长型创作试验存在一个致命的短板,那就是对待粉丝的信息反馈一直是被动地接收回复,从未怎样主动去关注和研究读者的真实需求与内心世界。以名贴《明朝那些事儿》为栗子,这个贴子最后完结成型总的点击阅读数过亿次,回贴数过百万次,毛估估跟贴追文的粉丝数有十几万人之多。作者当年明月就自己一个人,能处理好粉丝们的跟贴回复就已经是“劳模”级别的代表人物了,遑论主动去关注每一位粉丝的生存状况。粉丝追星追大咖,最终是想跟着明星大咖成长为与他们的成就相近相似的理想的自已。这么一路走下来,粉丝付出了大把的时间、精力、金钱,倒是把明星大咖给捧红了名利双收了,但是,落实到粉丝自己头上才猛然发现,自己仅仅是大咖帐号上巨额粉丝数量中的一名默默无闻,连被大咖关注的资格都没有。无尽的失意落寞岂能不在无名小辈者的舌间喉际萦绕?而此时大咖们先前聚集起的爆棚人气,也如同水库里的蓄水涌过闸囗,推动大咖这座发电机组发完电后奔流向远方,再难回流。

03  “企业家型”作家的出现

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人类远程信息连接的零距离障碍,在网络的赛博空间里,使得“海上升明月,天涯若比邻”,不再是诗人诗句中的美好愿望和未来憧憬。

主客体之间的信息输入输出,在网线流量技术上可以做到高效精准对称。

网络文学做为网络文化共建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要紧随网络技术的高效精准互联互通步伐,朝着洞悉读者需求的精准创作方向突破创新。

这就意味着写作者们必须对粉丝、粉丝价值重新理解和定义。互联网是一块可耕种的土地,读者、粉丝、用户恰恰就是这块土地上的土壤、水份、阳光。要想把互联网这块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开垦成可以持续种植粮食的肥田沃土,就必须从土地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做起。我们知道农夫在开垦荒地之时,先是要将土地上的乱石杂木清理,锄松泥土,沤肥培土,然后挖建水渠,从远方引来泉水浇灌,然后,才能播种种植,然后,庄稼才能生长才能开花结果,然后才能有秋后的丰收。第二年在这块土地上才可能又继续耕种。

“以用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这是华为的企业文化,带来了“一路狂奔”的竞争优势。用户、读者、粉丝,是做一切创造创新的中心,必须像修培土地的土质、水质、肥料一样去用心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在参与奋斗者的奋斗过程也能实现自我价值。

而要做到对粉丝如此的关注、如此的培植,在吸引协同作业的同时也能实现自我,首尾衔接循环不息,肯定就不是单一作家、单一文化产业转换变现形式可以做到完成的。

全民写作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已呈井喷之势喷薄而出。写作者高涨的写作热情是一股不容被忽略的巨大社会能量,如何有效地将这些能量释放出来,转换成第一生产力,这已不仅仅是一次文学创作的范式转换问题,更是一次文化转换变现产业的大变革。而要进行这一次文化产业的大变革,就必须遵照互联网思维中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自下而上”、“模块化生长”等全新理念来展开。新生代网络文学创作也必将在这次文化产业的变革运动中,寻找到突破创新的源泉,一振颓势,开出辉煌灿烂的艺术之花!

而要做到这些,考验的就不再单单是作家的写作专业技能了,更多的是他的组织动员能力,即百分十五的专业技能,百分之八十五的思想表达和激励调动他人热情与潜能的能力。显然,要具备这样的综合素质,只有怀有系统职业精神的企业家才能达到。

所以,我们常问文字的出路在哪里?谁能撬动压在文字上面的那块巨石?大概,也许只有具有企业家气质的“企业家型”作家出现,才能给出答案了。


—— END ——

更多网络文学自救运动戳下面:

写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的文艺生态环境为什么长期辣么恶劣?丨荒凉之美的背后(一)

简书新思潮PK微博旧思维,在网络世界里文字的未来出路在哪里|2018/12/30

用去角色化思维看待作者与读者,主动接纳他人增强参与感丨2018/12/2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8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29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30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8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9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84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51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1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5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6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0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04评论 4 33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50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28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24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537评论 9 209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478评论 3 13
  • 听课感想 这六天都在杭州听课,今天是第一天。老师们的课各有千秋,但是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
    佳佳_4eb2阅读 174评论 0 1
  • 大雪疏狂一树皑 梅开半面笑盈腮 冰寒画境风流意 遍处多情三寸来 2018年1月6日
    龙青阅读 364评论 0 2
  • 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天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转瞬间,遍地的小草都镀上了一层金。晚风轻佛,一棵...
    喜气盈盈ying阅读 31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