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如何让法律真正的为你所用

法律在我心里一直都是一门让我仰望的学问。小时候香港律政片看得太入戏以至于还曾立志要做个律师……这本书的副标题“法律是种思维方式”,成功地引起了我的兴趣。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左右着我们的潜力大小,所以我非常有兴趣了解一下法律是怎样的一个思维方式。

生活中有些事件的法律判决让我不能理解;我们的行为也曾因为某个事件的判决而受到过伦理道德的挑战。作为一个不具备任何法学背景的普通人,首先,这本书很好读。它没有深奥的法律词条,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法律解读开来,同时包含了很多典型案件来进行更近一步的解说和帮助理解。其次,让我了解了法律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它的判案逻辑是怎样的,等等。同时对法律这个大体系有了一个非常浅薄,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已经够用的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看完它,足以用这本书里领悟到的知识来理解和处理我们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法律的方方面面。回到大书名《想点大事》,我想它的意思是,当生活中遇到冲突和纠纷时,要学会用法律的思维来思考和处理,才能让法律真正的为自己所用,从而带给我们生活的安稳与平静。


摘录

-如果以善恶为由来否定法律,那么任何一条法律都有可能被怀疑,甚至被挑战

-用法律处理纠纷时,并不评判是非对错,而是提供一个将道德争议转化为法律问题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能把价值冲突转化为法律权利之间的冲突和平衡问题。可以说,比起对错,法律更关心双方都具有哪些权利

-即便是很多输了官司的当事人,其心态也比参加审判之前要好,因为他们的情绪在审判中得到了宣泄。对当事人来说,结果固然重要,程序中的自我感受也很重要。这就是程序的价值和魅力

-对法律人来说,更为重要的不是判决结果的正确性,而是判决结果的确定性。在法律世界中,确定性优先于正确性

-法律最多能保证公正的审判,而不是完美的审判。其实很多时候,人们更需要最终的判决,而非最好的审判

-已经发生的案件没有办法再现和还原,而法律中的“事实”,只能是被证据证明了的事实,用证据粘起来、还原了的事实。至于真相本身,也许只有上帝才能知道

-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

-司法不是寻求正义的唯一的大门,而只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