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身边很多朋友向我诉苦,近期频繁收到各种结婚请柬,特别是微信盛行的今天,电子请柬不时闯入手机屏,年底扎堆结婚成了一种潮流。
关系铁的、一般的暂不说,十年八年没交集美其名日老同学的,微信通讯录躺了N年勉强算点赞之交的,都打着“喝喜酒”的名义向你的腰包呲牙。
(一)
小雅是一枚标准的公务员,正值适婚年龄,工作三年来,收到数不清的结婚请柬,礼金从300元到2000元不等,最多时一个月随礼高达5份,工资很大一部分全缴了“人情债”。
最近年关将至,她刚随了500元份子钱,又收到同事和好友的两份请柬,她表示经济压力剧增,想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化妆品还得合计半天。
她很困惑,喝喜酒、送祝福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是维系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怎么像打劫一样,无形中成了自己红色“负担”?
新浪论坛网友大力说,自己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就已经开始收到可怕的“ 红色罚款单”,不随吧,人家一定会把你从心里拉黑,随吧,拿着爸妈的钱,心里总觉得怪不好意思。
说起来,这个结婚随礼的事情还真不简单,曾经是一个家庭的外交问题,现在不知不觉已经波及到广大年轻人,甚至是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多80、90后为此感到头苦。
一方面是不断见涨的礼金,让人不由想捏紧自己的钱包。另一方面是邀请名单不断扩张,如果有个“一面之缘”突然给你发请柬,一点都不奇怪,只叫人纠结和无奈。
多数人还是很懂规矩,能去现场的去现场,没空没精力的托人捎礼,或直接手机转账,微信、支付宝的发明,让你再也不用担心随不到礼的问题。
(二)
如今社会,还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为保证不亏本,人们随出去的礼钱怎么也得摆酒收回来,办事儿名目越来越多,结婚、死人、孩子满月、老人大寿,连过生日、再婚再嫁都大办。
收礼金成了越来越重要的一项议程,谁多谁少谁回谁不回,心里都有杆秤掂着呢。
有一部分人,连婚礼的形式都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简单到没有主持人,让一群互不相识的人静静吃顿饭,仅此而已。
有人说,感情深不深,就看红包厚不厚。
前不久,网上热传王思聪参加老同学婚礼随30万份子钱的消息,让广大工薪阶层们倍感扎心。
我只想说,不要拿自己的身价和别人的零花钱比,如果比诚意的话那还有点胜算。
随礼随出矛盾的比比皆是,对方办事儿时自己出手大方,自己办事儿对方礼金随少了,很可能心生怨恨,从此不相往来。
亲戚之间可能因为礼金反目成仇,夫妻之间可能因为礼金吵闹不休,朋友之间可能因为礼金分道扬镳。
随个份子如履薄冰,怎么演变成了考验人与人感情的砝码?
(三)
说起份子钱的来历,还要追溯中国明代中叶,当时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比较落后,谁家有婚喜、做寿、满月、动土、丧葬等大事,一个圈的熟人都会集资凑份子,算是群策群力、互帮互助。
解放初期,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流行送份子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结婚仪式仍然特别简单,虽然不凑份子钱,但是亲朋好友会送布匹、暖壶、脸盆等生活用品。
直到改革开放后,人们手上有了闲钱,直接送钱的方式被社会所接受,送份子钱成为祝福新人的民间习俗流传下来。
可是,随礼这个习俗发展到现在,却成了衡量人与人之间关系亲疏、感情浓淡的标尺。
不给别人随,可能得罪人;不收别人的随礼,自己送出去的又收不回来。如此一来,大家只能在这种人情链条中痛苦煎熬。
(四)
显然,“随礼”风俗正在向错误的方向进军,作为有独立思想的、可以明辨是非的成年人,大家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
做不到移风易俗,可以把面子和虚荣心收起来,向没必要的“人情债”说不,对有必要的“送祝福”更走心。
礼金并不是衡量关系亲疏、感情浓淡的唯一标准,钱多的多随点,钱少的无需硬拼。
如果在别人新婚时送出自己精心制作的DIY,献上专门编排的热舞,写了封长达一万字的信件,或者制造一个你难以想象的惊喜,实现一个你渴望已久的小梦想……
那么,有谁还会在乎礼金随了多少,真心实意摆在眼前,冷暖自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