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在机场工作清洁女工,已经是连续第二个夜班了。她在卫生间匆忙洗漱完,开始工作。
她有些疲惫,有些心事重重,有些心不在焉,又不时望着外面起起落落的飞机……
她穿着工作服,体态臃肿,有着和年龄不相符的外表,女性的柔美特征好像都消失了。
她熟练地做着保洁工作,带着忧郁的眼神,也带着一颗沉重的心。
这时候洗手间过来一群空姐补妆,她们青春靓丽,衣着光鲜,她们是那样的耀眼、夺目。
看着她们,她自惭形愧,她不敢直视却又隐不住偷偷观望。
空姐们整理完仪表一个个走了,她去清洁卫生,她发现一只遗落的口红,她犹豫了片刻,还是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也许不是她们忘的,是她们不要的了,她这样安慰自己,骨子深处的爱美之心在这一刻膨胀起来。
在餐厅里,一个落魄少年挨桌捡拾别人吃剩的食物,当少年刚想带走那半个披萨时,她用眼神制止了他。
然后她快速走过去将披萨收起来,放到了自己的清洁车上。
男同事过来给她送吃的 她也没有回应,急匆匆地走开了。
回头时她发现原来那个少年是要喂饥饿的妹妹,她目光急忙躲闪开了。
在候机厅,她捡到一个玩偶,刚收起来,就有一位母亲带着哭闹的小女孩回来找,她嗫嚅着说没看见。
之后推着清洁车向前走,身后传来小女孩撕心裂肺的哭闹声,她犹豫了片刻,然后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2】
将捡到的口红装进自己的口袋,没有上交,往这样的人得多贪图小便宜。
和一个窘迫少年争夺食物,这样的人得多没有人性。
将小女孩的遗落的玩偶据为己有,对女孩的哭叫置若罔闻,这样的人得多铁石心肠。
但是且看后面:
她打的第二通电话依然是关机状态,原本想要擦口红的她气急败坏地扔掉了口红。
她是因为贪图小便宜才将口红据为己有吗?
那个打不通的电话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被男人抛弃的女人。
为什么会被男人抛弃?生活的重压?对女工的厌倦?还是其他,我们不得而知。
捡拾披萨后的她回到家里,两个饥饿的孩子等着她的食物,原来那半个披萨可以是孩子的一顿口粮。
当孩子温饱都不能保证时,我们还会苛责一位母亲对食物的“抢夺”吗?去谴责她的不善良吗?
她小心翼翼将那个玩偶放到了小女儿旁边,好像在说:这是我尽我所能给你的,你也有权利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的快乐!
孩子跟她要爸爸,她回应的只是男人电话的关机留言。
【3】
短片中女工捡了三次东西,一个是口红,一个是披萨,另一个是玩偶,这三种东西有着三种隐喻。
捡的第一个东西是口红,口红是女人对自身美的追求,可以引申出男人的爱。
她不是一个不知美丑的女人,她也渴望漂亮,渴望被男人宠爱。
然而她又有什么资格让自己关注这些呢?生活的重压她都喘不过气来,她只能压制自己的欲望,向现实低头,无暇顾及其他。
所以她一次次拒绝了男同事的示好就不难理解了。
捡的第二个东西是半个披萨,没有它孩子就只能挨着饿。披萨在这里代表了温饱,是一个人生存尊严。
有人说,爱孩子是一只母鸡都会有的本能,何况一个母亲呢!她怎么能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挨饿?在饥饿面前善良又算什么呢?
善良的背面一定就是丑恶吗?它可能是无助,是挣扎,是生而为人的尊严。
捡的第三个东西是一个玩偶,玩偶虽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是孩子的快乐。
女儿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玩具,也没有爸爸的陪伴,她感觉欠缺女儿的太多太多,能给予的只有一个玩偶。
【4】
三次捡东西,三个打不通的电话,三次男同事的示好,无不显示出女工内心的挣扎、绝望和无奈,她本质上也是追求真善美的人啊!
然而善良的人却不能被生活所善待,生存与爱情从物质到精神对她进行着双重绞杀。
为了解决最起码的温饱问题,为了生存的尊严,她只能抛却善良于不顾,也不得不违背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
有人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饥饿与资源匮乏不更是如此吗!
这是《夜班女工》带给我们的故事,这部入围戛纳的14分钟短片,以生活底层女工的视角,直击人心,再次探讨了人性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