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背景
一个物联网项目,公司要求降低硬件成本,真可谓穷公司练技术,硬件资源有限制,最终技术选型使用单片机,因资源受限,硬件sdk中没有现成的http可使用,因此,最终嵌软同学直接在TCP socket基础上,构造了Http请求头,仿造http与物联网平台进行交互。
因此,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嵌软同学仿造http的过程如下:
1、初始化tcp client,然后构造http请求,通过tcp send发送http请求,接着recv等待对端的返回;
2、收到recv报文之后,读取整个response报文,然后转化为string,从string中匹配content-length字段,从而获取response的body体大小。
看似一切正常,而且嵌软同学之前也这么做过,为啥这次就不行了那,一切都是chunk(这里就不解释啥是chunk了,不知的同学自行百度吧)搞的鬼,有的时候server会使用chunk方式进行数据返回,chunk模式下,是可以不存在content-length字段的(严格上来说是没有content-length),因此这种情况下,按照上面的流程就跑不通了。
二、content-length和chunk是如何工作的?
这里百度了一些文章,说是chunk和gzip有关,但是百思不得其解,没有缕出来两者的关联关系,实验了一些demo,请求和返回头里都含有gzip的压缩方式,但是content-lenght字段还是存在,所以,索性认为没有必然联系。
再继续百度了下,说是chunk和keep-alive相关,看到这我想是因为http1.1支持了连接服用,因此才支持了chunk,但是并不是说一旦开启了keep-alive所有交互都是chunk模式,事实自己也写了个小demo试了下,确实如此。
继续百度之旅,最后看到chunk和flush函数有关,正常我们server端在返回数据的时候,是使用write函数,而write函数并不是直接给用户返回数据,而是先降数据写回缓冲区,直到连接close之前,会先将缓冲区的数据buffer发送过去,然后close连接。而flash函数则是手动将缓冲区的数据发送到客户端,然后server端可以继续将数据写到缓冲区,然后再调用flush函数,而还是之前的那一个连接(我想这也是之前百度到的一些文章说chunk和keepalive有关的原因吧),这样收到的传输方式就是chunk的方式。而我们调用write函数,然后等到hander结束,close连接之前发送数据这个流程,也就是我们说的非chunk方式吧(除buff中数据超过buff大小的情况)。
三、demo验证
这里采用golang代码进行了过程验证。
1、使用gin router写了一个简单的请求,如下:
r :=gin.Default()
r.GET("/ping", func(c *gin.Context) {
c.JSON(200, gin.H{
"message":"pong",
})
})
r.Run()
请求结果如下所示:
2、修改flush发送数据方式,如下:
r :=gin.Default()
r.GET("/ping", func(c *gin.Context) {
w := c.Writer
flusher, ok := w.(http.Flusher)
if !ok {
panic("expected http.ResponseWriter to be an http.Flusher")
}
fmt.Fprintf(w,string("hello chunk!"))
flusher.Flush()
})
r.Run()
结果如下图:
四、总结
1、通过理论+实验来看,chunk和keepalive有关系,chunk是基于keekalive基础实现的,但是他们俩者之间并不是必然的关系。
2、server端如果不想采取chunk方式回复数据,以免有些客户端对chunk支持性不好,通过server端可以对传输方式进行控制,比如通过避免使用flush函数回复数据的方式。
3、至于其他语言例如java如何控制传输方式,后面我们再完善补充,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