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经的大荒世界中进行天文观测的话,不仅有东、南、西、北四极之山可以作为时空定位,实际上围绕着这四座大山,还存在共计二十八座山脉与之相辅相成,这个神奇的数字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二十八星宿。果真如此吗?
(一)大荒二十八山
我们知道《大荒经》包括《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这四个方向的经文,其中包括的山脉众多,那么如何才能找每个方向七座、合起来共计二十八座的神秘大山呢?
实际上古人已经在经文中暗藏了玄机,这就是“大荒之中”这四个字,因为这二十八山,无一例外的前面都会加上“大荒之中”这个限定词,以标志其特殊意义。这说明,这二十八座山脉地位非同一般,其名称和位置被古人特意标注出来。
先看来自《大荒东经》与《大荒西经》的记载:东西经中“大荒之中”的山是对称的,也就是各有七座。
再看《大荒北经》和《大荒南经》中记载的“大荒之中”的山脉,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南经中只有六座,但是北经中却有八座,也就是说南经少一座,北经多一座。
如何确定《大荒南经》中少的,是《大荒北经》的中多出来的那座山呢?其实仔细看就不难发现,东经和西经是七座山,而且又以位于中间东极“鞠陵于天”和西极“日月山”左右对称分布。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的话,南经和北经也应是如此,也就是说南经中以南极“去痓”为中心的西侧,除了不姜之山河不庭之山外,还应该存在一座山,而这就好就是北经中以“北极天樻”为中心西侧多出来的“衡石山”!
如此一来,重新整理一下这些分布于《大荒经》“大荒之中”的二十八座山脉,就会呈现出这样一种东西、南北对称分布的山脉体系,那么它究竟是不是后世所谓“二十八星宿”的最初来源?
(二)二十八星宿
为什么人们最初会用山峰来作为定位?其实不难揣测,当时生活于大荒世界群山环抱之中的远古先民,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整个生命和生活的周期都是随着大自然季节轮回而流转。
因此,视线之内可以看见的山峰体系,自然就成为了人们经常观察和研究的对象,看太阳在什么哪座山峰,就知道该安排什么农事。因此,依据它们建立起来的原始时间节度,不仅便捷,且足以应付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实际上,这种推测也可以被后来的文献所证实,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就遗留着这种以山峰为参照物建立的天文观测体系。比如,其中以北斗指北方“峻狼之山”和南方“牛首之山”,被用来表示冬至和夏至。
往上追溯到《大荒经》中,“峻狼之山”不就是《大荒北经》的北极之山“北极天樻”吗?而“牛首之山”则相当于《大荒南经》中的“去痓南极”,两者都是用来表示节气的重要标识性山峰。
(三)古代观象台
那么,这些原始的山峰体系是如何进行观象授时的,一些国内外的考古遗迹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思路。
从秘鲁首都利马向西北行约400km,海岸沙漠中有一处分布约4km2古代遗址,称为Chankillo(南纬9.56°,西经78.23°),在遗址的西北角小山顶上,是一个长约300m的近圆形城址。而圆城再向东南约1km,一座南北方向的小山脊上,整齐排列着一行13座石块砌成的立方形塔,长达200m,这十三塔正是用于观测的天文标志。
考古学家们发现,在十三塔东西两侧,各有两个所谓的“观测点”,用于观察太阳所出现在十三塔的位置,从这一点(东侧)所见十三塔和周年日落的情景如图所示。图中可见,夏至日落在最北塔(塔1)的北侧;冬至日落在最南塔的南侧。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考古发现,比如著名的山西陶寺古观象台,即是距今约4000-4100年,人们用于观测不同季节日出的一组天文遗址,由一系列柱缝系统和一个观测点组成,整体呈半圆形,13个观测柱形成十二道缝隙,透过缝隙去观察塔尔山日出方位,就能确定当时的季节和节气,从而安排适当的农耕活动。
与我国山西襄汾陶寺发现的4100年前的太阳观测台遗址相比,Chankillo十三塔的冬夏至日出指向精度和历史年代远不及陶寺,但其建筑之雄伟,遗存之完整,则在陶寺之上,有意思的是两者用于观测的地面标志,都是13个。
回到《大荒经》中,有一个问题就很明显了,如果只是以日出来确定时节的话,只需要一排作为定位的标志物就可以了,为什么大荒世界中,不仅有东边七座山观日出,还有西边七座山观日落,在南和北也有对称分布的定位山?这个问题留给读者,我们下节继续。
流观山海图,山海经文集持续连载中
文/李公子渊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