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赞扬就等于白干

真正激活内驱力的,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完成之后一有人看见、有人回应。

如果每次做完事都被默默带过,大脑觉得完成了也没什么不同,久而久之,动力就像关掉的水龙头—慢慢流光了。

没有正向反馈,大脑的奖赏系统就不会释放多巴胺,那条“值得重复的路径“就不会被记住。

我们需要赞扬让大脑知道:“这条路径值得走、值得再走一次。”

内驱力的闭环,不在"完成",而在情绪的落点,一个来自外部或自我的肯定。

生活已经够难了,别再吝啬对自己的肯定。

完成任务后的一顿大餐、一句“我今天做得真好!“,都是在为自己的奖赏系统充电。

大脑最需要一个赞扬信号,完成奖赏系统对"努力值得”的确认。

当结果比预期更好时(例如任务完成后获得认可),大脑会释放多巴胺,加固这条行为路径。

没有获得任何形式的正反馈,大脑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不会记住这个努力。

正向反馈激活大脑纹状体区域,是保持动机持续的神经基础,而缺乏反馈,或只使用惩罚手段,则很难在神经层面形成持续动机。

一个人“不自律”,可能是因为大脑在“完成—»没有回应”的循环中,逐渐关闭了期待。

内驱力的闭环,不该在“完成“处戛然而止,它需要一个情绪的落点,一个来自外部或自我的肯定。

别吝啬对自己的肯定,完成任务后的一顿大餐、一句“我今天做得真好!”,都是在为自己的奖赏系统加油充电。

庆祝,帮助我们把“下一次也想努力”的种子,种进大脑。

奖赏预期与结果同时实现时,就形成“正向动机记忆”。

奖励不等于物质,“被看见”很重要,大脑并不挑剔奖励的形式。一句“你做得很好”,一顿小庆祝,甚至一个"击掌”动作,都足以激活奖赏通路。尤其是来自重要他人的认可,更容易被大脑“记住”。

社会性反馈能显著激活大脑纹状体,形成长期动机偏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