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北上广深漂泊,你的父母在哪里?
他们是在和你一起“漂”?还是在家乡做着“留守老人”?
-1-
你在北上广深漂泊、奋斗、厮杀,最后安家。随着你的扎根,父母也跟着体会了一把“北漂”。他们有的是来养老的,有的是来帮你照看孩子的,有的是来照顾你的,也有的是来阶段性旅游的。
当你希望父母留下来一起生活的时候,他们会考虑你是否需要他们,他们能帮上你什么呢?如果你没有孩子需要照顾,如果你每天忙碌工作顾不上他们。他们就会说,他们不喜欢大城市,留下没啥意思。这里没有他们熟悉的环境,没有他们熟悉的朋友,没有街坊四邻的插科打诨。听起来,的确挺没意思的。
而且比起家乡,大城市的环境显得那么疏远,大城市的人匆忙而冷漠,甚至连大城市的街角都不合他们的眼缘。因为大城市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陌生。他们常常会说,落叶要归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小窝。
-2-
他们没说的是——他们心疼在外面漂泊的你,心疼你没日没夜的加班,心疼你吃饭不规律胃疼的样子,心疼你拼搏的艰辛,心疼你的休息日只想用来补眠......
他们更没有说的是,他们不愿留下来只是不想成为你的负担,不想给你添麻烦。
他们从没告诉过你,他们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很多事情做不到了,帮不上你了。那种深深的无力感,刺痛了他们,让他们变得敏感,变得懦弱,变得谨小慎微,变得更愿意自己生活。
但当着你的面,他们总是会说:“我们还没老到那个份儿上,我们自己可以做的,你快去忙你的吧,别耽误了正事儿。”
但实际上,等他们回到家乡,又会是怎样的场景呢?
他们的头痛脑热不会告诉你,因为怕你担心,怕打扰到你。
他们会独自去医院,戴着老花镜吃力的看着医院屏幕上的信息,却发现自己真的老了,这都看不清了。只好回头去问身后的人——“小伙子,这是叫到几号了?”
他们遇到事情了,哪怕要东奔西走,他们也会尽量自己去解决,不愿告诉你,只是怕你回来奔波太辛苦。
-3-
为什么我们不希望父母留在家乡呢?
家乡有他们熟悉的人,熟悉的圈子,熟悉的生活。但是家乡没有好的医疗环境,这才是我们最担心的,也最害怕的。同事小郑讲了他叔叔的事,我听得毛骨悚然。
去年,小郑的叔叔在县城医院诊断出膀胱癌,全家人都不敢相信。于是,他们去了市里最好的医院检查,确认是膀胱癌晚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在托关系打点后,叔叔很快排上了手术,术后进行了放化疗治疗。等小郑回家看到叔叔的时候,发现叔叔简直变了一个人。本来叔叔是个很健壮的人,因为手术治疗,整个人瘦的只剩下皮包骨了。而且小郑发现,叔叔的手术刀口有些不对劲。于是,他就带了份叔叔的病历回来,找医生朋友帮忙看看。结果却发现膀胱癌的叔叔,被切除了一个病历显示没有发现癌细胞的肾,术后的治疗也有问题。没多久,小郑的叔叔去世了。而最后,叔叔到底是死于癌症还是医疗事故就不得而知了。
-4-
小郑叔叔的事听起来很像个例,如果不是春节回家看见真实发生的情况,可能我也不会相信。
我的家乡,同样是在一座小城,小城里只有一个能够看简单疾病的小医院,而最近的市级医院距离这里需要将近3个小时的车程。正月初二,邻居家的大伯忽然倒地不起,被紧急送往小城的医院,诊断为突发性中风。这里的医院无法治疗,需要尽快送往市医院。而医院的救护车因为用的机会少,被荒谬的改成了蔬菜车,无法使用。等找到合适的车,将大伯送到市医院的时候,他已经错过了最好的诊疗时机,去世了。
细思恐极,那一刻,我甚至感到深深的绝望。
-5-
细想一下,我们为什么希望父母留在大城市呢?
不是为了让他们帮忙看孩子,也不是让他们脱离朋友和圈子。而是在这里,有更好的设施和医疗条件,有我们的陪伴和照看。
相信你也看过那道简单的恐怖计算题吧。计算在外漂泊的你和在家乡的父母,每年能够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不超过15天。当去掉各种的聚会,去掉你可能需要去公公家或是丈母娘家的时间,最后剩下能够陪伴父母的时间只能按小时来计算了。
小时候,他们给你换尿布,抱着你看世界,教你读书识字,陪你长大,他们曾经是你最大的依靠。直到你成年,走向更远的地方,看向更繁华的世界。再后来,你有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甚至自己的子女。忙碌的你,多久没有仔细的看过他们了?他们的鬓角爬上了密密麻麻的白发,那是染发剂无法遮住的;他们脸上的皱纹更深也更多了,那是再贵的化妆品也掩盖不了的;他们的神态中多了一丝谦卑和不自信,那是从前不曾有过的。是的,他们老了。他们的记性越来越差了,他们常常在给你打电话的时候,忽然忘记了要跟你说什么。
但,他们从不曾忘记你的生日,他们会用微信后加的第一个好友是你,他们学会发红包之后,第一个红包也是发给你的。
我们希望父母留在大城市,仅仅只是因为更好的设施和条件吗?
不是。在这个选项里,掺杂了我们极其自私的情感因素。与其说是他们老了需要我们,不如说,我们更想把他们“绑”在身边,让我们的心里更踏实。这样,我们不用时时刻刻去担心异地的他们会不会不小心摔倒,有没有按时吃药,有没有按时去医院复诊,有没有好好吃饭。因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啊!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白天下棋赢了公园里的老李头,可以陪他们在楼下散步,可以带他们出去旅游,可以每天吃到妈妈做的饭,也可以在他们身体不适的时候,及时陪他们去检查。
“绑架”了他们,让我们很安心,很放心,很踏实。
年少时,你是孩子,他们是家长。
长大后,你是家长,他们是孩子。
珍惜相伴,是我们能给他们的最大关怀,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全部意义。
The End.
PS:
今天的配乐有点老,是我8岁那年听过就忘不掉的一首老歌。印象深刻是因为那个MV里面的母亲把窝窝头都给了自己的孩子,而她只能偷偷的去舔孩子吃完的饭碗。
这是父母们会做的,能做的,他们尽力了。
我不否认中国式的教育和家庭存在问题,也许我们从小很少获得父母的称赞和认可;也许我们常常被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弄的很生气;也许我们很计较父母为了生活缺失了我们的童年;也许我们和父母很少沟通;也许我们有时很恼火父母的“为你好”;也许我们从没听父母说过爱我们。但是,这些从不曾影响他们对我们的爱和付出。
相比之下,我们就显得极其自私,我们常常想的都是父母没给我们什么,我们习惯了他们的付出,就理所应当的享受着。
反思一下,我们做了什么呢?
争吵?指责?无理的要求?......
其实在这场亲子关系的付出赛中,我们从上场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因为,他们早已“先下手为强”。
不过还好,一切还来得及。
The end.
野蛮生长自我拔刺的仙人掌
擅长严肃逗比的社大演员
放肆无罪,造反有理
个人公众号:剃度仙人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