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岁的小朋友想违规玩手机,妈妈不同意后,就开始发脾气,甚至出现了抢手机、推妈妈、咬妈妈的行为。当这位妈妈多次试图用“我知道你很想玩手机”这样的话来跟儿子共情时,儿子却不买账,并且大声反唇相讥:“你老是说这句话,烦死了。你都知道我想玩儿,还不给我玩?”妈妈顿时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回应儿子的话语。
那么面对孩子大发脾气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下面的五步法,能够更好地帮助您陪孩子度过情绪难关。
第一步:帮助孩子用口头语言表达需求。
“孩子,妈妈知道你很想玩手机。”
当孩子还没有养成用温和的语言表达需求时,家长如果能够准确揣摩出孩子的心理需求,并替他说出来,就更容易让孩产生“你很理解我”、“你很关注我”的正面感受。
第二步:跟孩子成为一伙人。
“妈妈有时候也忍不住想去玩玩手机、刷刷抖音。”
当家长跟孩子成为一伙人的时候,会激发孩子内心“原来你也有这种情况啊!”的想法,能够快速拉近距离,更容易促进交流。
第三步:再次共情,帮助孩子表达出当下的感受。
“不能玩手机的时候,心里跟被猫爪子挠了一样,难受得不得了,恨不得跳脚大骂。”
很多时候,孩子因为不会表达情绪,才变得暴躁发脾气,产生不良行为。家长若能够通过观察捕捉到孩子的真实情绪,并帮助他表达出来,更能获得孩子的信任。
第四步:鼓励孩子坚定信念。
“妈妈看得出你现在遇到困难了。但我相信你今天一定能忍住不玩手机。加油!”
授权式鼓励为孩子赋能,帮助孩子坚定战胜困难、战胜情绪的信念,在孩子心里种下“我能行”的种子。
第五步:陪伴孩子,建立安全感。
“遇到难题并不可怕,妈妈会陪你一起度过难关的”。
陪伴孩子,抚摸他的后背、抱抱他,或者就是拉着他的手,默默地陪伴在他的身旁,直到孩子恢复平静,以此来帮助孩子感受到“我是被接纳的”,是安全的。
熟练这五步,相信你一定能够有效处理孩子大发雷霆的问题。
您是否也有好方法?欢迎一起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