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那么大,这城市那么汹涌,这街道车水马龙,我们能和谁相拥。
如何融入人群,就是让其他人喜欢你。
那怎么给别人一个喜欢你的理由呢,有以下几点:
1,外表魅力
长得好看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占有优势,实际上,这种优势已经超过了我们估计的程度。这种想象可以用“光环效应”来解释,光环效应指的是一个人的某个正面特征就能主导其他人看待此人的眼光。
大多数时候,外表魅力就是这样的一个正面特征。长得好看就算了,我们还会自动给长得好看的人添加一些正面特点,比如有才华、善良、诚实和聪明等。
包括我们去面试的时候也是,如果应聘者打扮得体,就算工作资历不够,获得聘用的机会也更大。
2,赞美
人总是喜欢听赞美之词,而且面对赞美的时候很容易做出一些无意识的反应,导致我们总会相信赞美之词,更加愿意去帮助那些擅长说好话的人。
3,接触与合作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加趋向于去帮助我们熟悉的人而不是陌生人。
齐心协力地合作不仅能推进共同的目标实现成功,还能修复原本有裂痕的两人之间的关系。
比如你和某个同事竞争同一个岗位,因为竞争关系彼此树立了敌意,这个时候领导给你们布置了一个任务,需要你们合作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继续竞争,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只有合作才对大家有好处。
也就是说,以团队为导向的学习能缓解甚至是消除这种敌对状态。
4,条件反射和关联
人总是自然而然地讨厌给我们带来坏消息的人,哪怕报信人跟坏消息一点关系也没有。但因为是两者之间存在关联性,所以我们条件反射地将与坏消息有联系的人也厌恶了。
就像我们小时候如果和一些坏孩子玩,尽管我们没做什么坏事,成绩也能排在班级上游,但是在邻居和爸妈的眼里,我们跟坏孩子玩就是和他们一伙的。小时候老师教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关联原理的负面效应。
所以要得到别人的喜爱,就要努力把自己跟积极的事情联系起来,跟消极的事情保持距离。我们在朋友圈总是喜欢展示自己积极的一面,就是为了能让自己和“积极向上”这个词关联起来。
6.权威原则
从小开始,我们更趋向于听从老师和家长的命令,因为他们在我们眼里是权威人物,认为采纳他们的建议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所以要想提升对方顺从自己想法的概率,以下三种象征符号往往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头衔
头衔是最难也是最容易得到权威的象征。因为,要得到真正的头衔必须付出多年的艰苦努力。同时头衔的级别越高,就会让人觉得有这个头衔的人更专业和值得信赖。
我们在选毕业导师的时候更喜欢选择有教授而不是副教授头衔的老师;在医院看病的时候更愿意花时间等某位专家的预约号而不是现在就能诊治的主治医师;选择培训班的时候会趋向于选择名师多的培训机构…..
衣着
第二种可以触发我们更容易顺从的象征是衣着,因为衣着能暗示出权威的地位。
面对两种请求:一种情况是穿着普通的年轻男性,另一种则是是穿着警卫制服。不管对方提出怎样的请求,我们更加容易答应穿着警卫制服人的请求。
身份标志
精致、昂贵的服装承载着地位和身份的光环,珠宝和汽车等类似的身份标志也能象征一种权威,所以我们也更加容易答应身份地位高的人的要求。
7.稀缺原则
除了免费和赠送,稀缺也是最能吸引用户关注的手段之一。
稀缺原理在我们确定事物价值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很多擅长利用稀缺原则的商业人士就会制造一些“数量有限”、“供不应求”的假象,诱导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买单。
比如一些营销企业最常使用的“饥饿营销”的灵感就是来源于稀缺原则。小米是以此发家的,先在网上放名额,营造一种稀缺的假象,引人疯狂囤积,扩大营销。
稀缺原理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根据一样东西获得的难易程度,迅速、准确地判断它的质量,也就是越难得到的东西质量越好。2.机会越来越少,我们的自由也会随之丧失。于是为了保护自由的需求会使我们获取某物的时候比以前更想得到它。
甚至可以发展为越得不到就越想得到的逆反心理。最能说明家长施压造成青少年反叛的例子,大概要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了——为了反抗父母拆散他们的企图,双双殉情自杀,用这种最极端的悲剧方式来声张自由意志。
要想让稀缺原则更好发挥效力,就要知道追求有限资源时竞争起到的重要性。参与竞争稀缺资源的感觉,有着强大的刺激性。
大降价的特卖会很容易引起众人争相购买某件产品,达到短时间内清仓的效果。
如果你想看更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可以关注公众号【耿职教主】。